前情回顾:9)一场大自然给予的视觉盛宴和一个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
自启程后,我们的小H(座驾)已经跟着我们走了5450公里,该给他做“体检”了。
5月14日一早,我们便去了4S店。
12点多保养完,出发去往我们在敦煌的唯一目的地——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
但由于壁画的特殊性,只能在保护中开发,所以莫高窟并非A级景区。
至于为什么没有安排月牙泉,是因为我们本身不喜欢太过人为修饰的景区,加上官方不允许飞无人机,所以毫不犹豫的放弃。
而莫高窟,对于没什么佛教文化背景的我们来说,很期待会带来怎样的文化冲击,不能错过。
到了莫高窟,每人200块钱门票,包含观光车和讲解。
买完票进入景区后,要坐大巴车到数字展示中心看两个电影,一个是《千年莫高》,一个是《梦幻佛宫》。
《千年莫高》是介绍莫高窟和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背景的主题影片,从张骞出塞讲起,通过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等方面介绍莫高窟及敦煌这座城市,一共22分钟。
《梦幻佛宫》是介绍莫高窟石窟艺术的超高清、8K数字、球幕、3D电影,时长20分钟,由全幅照片拼接而成,耗资三亿多。
《梦幻佛宫》,图片来自网络。
它全方位展示了莫高窟7个经典洞窟,让观众近距离欣赏壁画的线条和色彩,看的更清晰、细致。
并且由于是球幕3D电影,会让让人置身其中,代入感强,很震撼。据说有人专门过来只为看球幕电影。
球幕电影每场可容纳200人,在500平米的球幕下赏一千多年前的壁画,像是被佛祖选中的生灵,可随意畅游在佛宫,听佛祖说法,看菩萨慈悲,赏飞天婀娜。
看完两场电影,走到洞窟入口处排队,等待讲解员发放讲解机。
讲解员都是敦煌研究院的学生,配有开放的普窟的钥匙,每次会带20-25人,旺季参观6-8个洞窟,淡季参观10-12个洞窟。
莫高窟有壁画和彩塑两种艺术形式。壁画可分为尊像画、神话题材画、供养人画像、经变画及故事画等。
尊像画是佛教崇拜的佛陀、菩萨等各种神灵形象画作。
尊像画,图片来自全景网。
神话题材画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神话为题材,如女娲、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内容的画作。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供养人画像,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画上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
供养人壁画,图片来自全景网。
经变画,顾名思义,将佛经的思想内容以绘画的形式展现,更生动有效的传达佛教精髓。
报父母恩重经变画
故事画又有本身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等。
佛教是讲究前世今生的,佛陀是由无数个前世善行,才能修行成佛。这些讲述佛的前世、今生的故事,就是佛教故事里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
其中舍身饲虎的故事,是讲一个小王子用自己的肉身喂食因生产而濒临死亡的饿虎,来体现佛教中的普度众生的愿望。据说莫高窟有15幅壁画在讲这个故事。
舍身饲虎
壁画不仅传达了佛教教义,还体现了当年的生活状态。
画匠在作画的时候会依照当时社会环境想像作画,如宴会、行医、商旅和农耕等,即使是西方极乐世界画,也是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帝皇贵族生活。
农耕图
莫高窟每年开放的洞窟有限,除了几个必进的经典洞窟,其他的由讲解员挑选参观。如果碰到其他团队在石窟里,就会在外面等待或者换一个参观,避免干扰。
148窟——佛陀涅槃造像,普窟必去的洞窟之一
刚进到洞窟,里面黑漆漆一片,只能跟随讲解员的特制冷光手电照射的光束,听故事。这里的讲解员对莫高窟了解深入,有什么疑问都会随时解惑,有了互动,了解就更深一些,而不是走马观花。
按照规定,每个团参观75分钟。因为在洞内停留太久,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壁画,所以洞窟会记录进入的讲解员的名字,带进去多少人,几点进,几点出。
虽然洞窟里都配备传感器,会观测洞窟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数值,如果超标,就有警示。但壁画还是难逃时间的摧残,最久远的壁画已有1600多年,最近的也有7、8百年,很多壁画已经氧化,也有脱落。
尤其人物面部氧化最为严重,据讲解员介绍,是由于颜料中含铅,所以氧化变成了黑色。
面部已氧化变黑
虽然看不清窟内的壁画线条,但能看出满墙壁画的壮观,包括窟顶的藻井,不留一处空白。有的洞窟作满了整个墙壁的修行人,但却各不相同。
形象各异的修行人
讲解员还介绍飞天,这才晓得昨夜路边的雕塑是来源于此。
飞天,图片来自网络
讲解员带我们走完这几个石窟后,推荐了樊锦诗作的《敦煌》。向来讨厌景区推荐的我们,对莫高窟有不同感受。认为这才是文化遗产应有的样子,比那些A级景区好很多,所以也信得过讲解员的推荐,必须支持。
跟随讲解员买完书,我们又返回陈列中心继续游览。
当然,如果没有出洞窟区,可以借着其他讲解员或者研究洞窟的研究院学生,再去其他洞窟参观。
陈列中心也能看出研究院是花了心思的,里面不仅有复制窟,还有一些小知识,如泥塑的制作流程等。
泥塑制作流程
据说陈列中心的复制窟是可以拍照,但印象中是有提示不能拍照,所以没有留下影像。
复制窟是1:1复制,可以随意观看,没有时间限制,有灯光,颜色也更鲜艳,而且听完讲解员的介绍,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再看就会有更多收获。
另外,莫高窟是分普窟和特窟的。开放的普窟每年固定几个。特窟是需要去指定地点另外购票的,会有专门的讲解员一对一讲解,价位在150或者200不等。
像我们这种普通游客,把普窟消化好就需要段时间,特窟都是留给有历史文化背景的壁画迷的。
从莫高窟出来,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还好买了本书做为留念,不安定的心总算有所安放。
番外:论数字化影像的意义。
对于游客:
提前了解艺术、文化等背景,帮助更好的参观洞窟。
真实洞窟内没有灯光,只能跟随讲解员的特制冷光手电参观,而《梦幻佛宫》能让游客更细致的看到线条、颜色及高处的壁画。
身临其境,很棒的艺术体验。
对于莫高窟:
随着时间流逝,壁画或多或少的氧化、剥落,通过数字化手段延续石窟生命。
截止2014年,敦煌研究院前期图片的数字化采集已完成120多个洞窟,后期合成20多个洞窟。
付出:
每个洞窟需要至少4-5千张照片,大些的甚至4万多张照片。《梦幻佛宫》耗时10年之久制成。
工作人员要长时间忍受着阴冷潮湿洞窟带来的风湿疼痛,在窟内拍摄。
所以,观影时不要拍照或者录像,请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人物介绍:樊锦诗——第三代敦煌研究院院长
在完全不懂的前提下,提出数字化影像的想法,并于2003年着手数字化影像项目。如今的《梦幻佛宫》是她的杰作,多亏了她,才有今天身临其境的莫高窟观影体验。
同时是《敦煌》一书的作者。
注:由于莫高窟禁止拍照,本文中所有壁画及彩塑照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张作铭&于莉,从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我与妻子两人用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走了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及东南亚各国,领略了不同的风土人情,看到了与你生活不一样的人生百态,通过网络分享给大家。来,跟我们一起吧!首发公众号:行走的张于(ID:xingzoude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