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启了我寒假生活的第一天,依旧是4:00醒来,克制住自己玩手机的心,翻开了《教学勇气》第一章《教师的心灵——教学中自身认同和完整》,阅读并不顺畅,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遍不能完全领会的地方,需要反复几遍,坷坷绊绊一遍下来后,觉得不好,索性又读了一遍。
第一章教师的心灵——教学中的自身认同与完整。这是全书的精髓。“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于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作者帕克·帕尔默的这句话让我开始正视自己,并且重新审视自己。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当你与导师相遇,没有你心灵的首肯,任何优秀的导师都不会对你产生影响。与学科的相遇亦是如此。真正的教学来自于心灵的呼唤,来自于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简单地说,教师的自身认同就是教师要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教师的自身完整是指教师能体会到教育生活的完整、充实和幸福。帕尔默教授说:“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是的,很多时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灵是封闭的,至少也只是选择性开放的。这种做法的最终后果是我们很难把握好课堂中的教学契机。“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我们应该放平心态,以期待的眼光去看待“相遇”,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初到幼儿园时,给孩子们上课时,一个班一个老师,负责所有科目和生活管理。我内心有多希望自己是一个能歌善舞、心灵手巧、绘声绘色、和蔼可亲、多才多艺的全能老师啊,才能配得上幼儿教师这个称号。在国培中欣赏到其他幼儿教师的公开课,让我自惭形秽、自愧不如。然后我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由来已久的恐惧中:我要怎样面对我的孩子,那么长的日子,我做为教师既不能退缩,又不知如何前行。每天上班的路,祈祷晚一会到学校,让我再轻松一会、轻松一会。甚至扪心自问“我能胜任老师这个岗位吗?”“我能成为真正的老师吗?”……
帕尔默说“我教过成千上万的学生,参加过很多教学研讨会,观摩过其他老师的教学,阅读了不少教学著作,反思了我自己的经验,也积累了一大堆实实在在的方法。但是每逢走进一个新的班级,好像一切又都要重新开始。我遇到的问题,其他所有教师也都常常遇到,都熟悉。但这些问题仍然使我惊慌,而我对这些问题的反应,尽管随着岁月的磨炼,表面上圆滑老练了,但实际上仍感力不从心,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一样摸索着。”老师是一个富于挑战的工作,每天看似一样,其实完全不一样,虽然每天面对的是同样一邦孩子,但他们每天问的问题、说的话、产生的纠纷、个体的表现都不同,所以老师真的像一个斗士一样,每天都解决着不同的问题,说着不同的话,甚至于意料、预料之外问题,我让措手不及。每天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面对幼儿园的工作和管理要求,与其蹩脚地去模仿他人,不如立足于自我,从自身出发找到切入点。我将自己在企业工作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入到我幼儿园管理中,职业健康管理管理体系、6S精细管理都融入到幼儿管理制度中,规范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园所的清洁、清扫、整顿、整理、安全、素养的各方面。
面对教学,从古诗入手,由古诗延伸出的各个小故事开启了我与孩子们快乐的学习时光,带着孩子们学古诗、背古诗、表演古诗,然后再坐下来欣赏自己的古诗。一年的时间,当孩子们出口成章,朗朗诵读经典时那份喜悦难以用言语描述。这可能就是帕尔默所说的把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中,并获得了个人与教学的完整结合。幼儿园的业绩带给我继续从事这份工作的信心,由最初的否定自己到逐渐享受这份工作,我经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煎熬和痛苦。
我们承认:教学的根本是学习的学生,而非教学的教师。学得好的学生未必就是教得好的教师最美好的成果。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以绝妙的方式方法学习,包括有的学生另辟蹊径、超越上课的教师、既不靠上课也不靠教师,一样学得不错。然而,我们更应该清楚:教师是最有力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学到很多很多——或者也有最有本事弄得学生根本学不到多少东西的人!也就是说,教师可以成为天使——引领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也可以堕落为魔鬼——扼杀学生的天性,阻碍学生的成长。如此说来,教师操控学生生命成长的权力远大于其他各行各业,因此,我们更应该做一个用心的老师,用心研究与教学相关的自我内部景观,不但要有解剖自我的勇气,更要有解剖自我的行动,在解剖中认识真正的自我,变回自我!惟有如此,才会真正对学生的生命负责!
最有同感的是本章帕尔默对教学恐惧的诠释。揭示了这种恐惧的最有同感的是本章帕尔默对教学恐惧的诠释。揭示了这种恐惧的根源在于教师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方面的缺失,以及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自我和教学工作本身的分离状态,甚至是教师和所教的学生之间的分离状态。帕尔默认为教学是由一系列教与学的悖论组成的整体,由教师、所教学科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整体,这个整体要求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它,任何分离或片面强调其中之一的做法,都可能使教学陷入困境。这就是教学的共同体。和帕尔默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为恐惧,继而便拼命地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拼搏、努力、奋斗,终于,有了小小的收获……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经典名言:“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你的思想。”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相信自己在帕尔默的引导下,也有勇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
以下是我阅读本章过程的经典摘抄:
1、如果教学不可局限于技术层面,我就不用因要把我作为教师的独特天赋才干硬塞进强求一致的方法框框中而痛苦,不用遭受遵循别人开出的、强求一致的标准的痛苦。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感到被贬低而痛苦,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标准而痛苦。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尊重教师和学科多样性的教学理念。(P4)
2、自身认同是指一种发展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自我生命中所2、自身认同是指一种发展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自我生命中所有力量汇聚;自身完整,就是说,无论怎样我都是一个整体;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是一个处于复杂的、不断需求的、终生自我发现的过程中的敏感领域。自身认同在于构成我生活的多种不同力量的汇聚,自身完整与这些力量的联合方式有关,使我的自身完整协调,生机勃勃,而不是七零八落,死气沉沉。(P5)
3、优秀教学核心的整合状态,就是拥有一个完整的、不分裂的自身认同。这样才能把学生、学科和自我统统编织到一起。(P8)
4、内心世界的冲突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他的教学就成了战争,而不是艺术。分裂的自我总是使自己与他人隔离,甚至为了维护那脆弱的自身认同去伤害他人。(P8)
5、教学一直都是个人生活与公众生活危险的会合。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站在个人与公众相遇之处。(P10)
6、教师们常常遭受解体的痛苦。这种痛苦来源于切断了与我们自身真实的联系,切断了与我们投身教学的热情的联系,也切断了与心灵的联系,而心灵才是干好所有工作的源泉。(P13)
7、心灵导师的力量不一定在于提供给我们好的教学模式,心灵导师的力量在于他们能唤醒我们内心的真谛,这是多年后通过回忆其当初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以重新点燃的真谛。如果我们与一位伟大导师的相遇,使我们在内心发现了教师的真心,那么回忆当初相遇的情景可能有助于我们重新建立起教学的信心。(P14)
8、好的教学有很多形式,好的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会淡忘,但对8、好的教学有很多形式,好的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会淡忘,但对好的老师本身却会长久铭记。而且感谢我们的老师很重要,再迟都不怕。(P14)
9、心灵引导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不仅仅学生要遇上合适的导师,导师也要遇到合适的学生。在这种心灵相遇的过程中,不仅显示出导师的素质,引发出来的学生素质也同样发人深省。(P14)
10、我开始寻找一种与我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要与我自己的个性整合,就像我导师的教学方式契合他的个性一样——我的导师之所以有魅力,关键是他在他的教学方式和他自身之间找到了一致性。(P16)
11、这并不意味着讲授法是错误的教学方法,这仅仅说明我的身份特质跟我导师的不一样,我更适合用对话法。(P17)
12、我们不需要像专业主义文化鼓励我们去做的那样,用教学技巧来掩盖我们主观本来的面目。相反,我们可以利用教学技巧使自我天资更好地表现出来,从中产生最优秀的教学。(P17)
13、如果我能牢记我自己灵魂的内在多样性和我自己的自我展现的缓慢步伐,我就能更好地根据他们年轻人自己的生活步调,为他们自我的多样性发展提供服务。(P18)
14、通过回想我们的导师,我们想到我们自己。通过回想我们自己,我们会想到我们的学生。(P18)
15、所以我不再需要一个师傅,现在轮到我去做别人的导师了。我需要转过身来寻找我自己潜滋暗长的新生活,把我年轻时导师赋予我的厚礼馈赠给年轻人。我这样做的时候,我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才有新的发展机会——在每一次与学生的生命重新相逢时获得发展。(P18)
16、师徒是人类古老的共舞舞伴,教学的一个伟大收益就在于它每天都提供给我们重返这古老舞池的机会。这是螺旋上升地发展的代际舞蹈,在此过程中,长辈以他们的经验增强晚辈的能量,年轻人以他们新的生机充实、激发年长者,在他们的接触和交流中重新编织人类社会的结构。(P18)
17、我们许多人都要服从一种要求,就是不仅通过与导师的相遇学习教学,还要求通过与具体研究领域的相遇学习教学。(P18)
18、个人和团体外显的表现仅仅是“前台”部分,而“后台”活跃的现实远比我们在前台看到的行为更有影响力。(P20)
19、当寻找我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时,我找到的并不都是令人自豪的、光彩的东西。当我回想起相遇于那些形成和揭示我的个性的事物的时刻,才知道发现自我有时是让人尴尬的——但是它们也是真实的。(P22)
20、与导师和学科的相遇可以唤起自我意识,获得一些我们是谁的暗示,但是教学的呼唤还不单是来自外部的融合—没有我灵魂的首肯,任何外部的导师和学科都不会对我产生影响。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学要求最终是来自教师内心的呼唤。这种呼唤使我尊重真实的自我。(P23)
21、当我侵犯了我自己,不可避免地,我最终会侵犯与我共同工作的人们。到底有多少教师将他们自己的痛苦加诸于学生?这种痛苦就是来自于:他们正在做的事从来不是,或不再是他们真正倾心的工作。(P23)
22、如果一项工作是我内心真正想做的,尽管连日辛劳,困难重重,我仍然乐此不倦。甚至这些艰难的日子最终也会使我的生活充实快乐,因为这是我真正倾心的工作,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正好帮助我成长。(P24)
23、教师的内心不是良心的呼唤,而是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呐喊。(P24)
24、心灵深处直对心灵深处才产生共鸣,如果我们不能发出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我们当然听不到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P25)
25、外部强制力量的工具偶尔可以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但是并不能取代威信。权威、威信是来自教师的内在生命。(P26)
26、唤回了我的自身认同和完整时,当我牢记我的自我个性和我的天职意识时,威信就树立起来了。这时教学就能够发自我自己真实的内心深处——这是一种有机会在学生们的内心获得默契的回应、共鸣的真实。(P27)
综上,用12个字来概括本章,“向外观是苦海,向内观是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