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6日 星期五 阴24-32
有人曾言:“年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生命感悟。”对此,我深以为然。生活中从不缺乏八十岁的“年轻人”,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良好的精气神,就曾被网友赞为“83 岁的年龄走出 38 岁步伐的 80 后。”反之,三十岁的“老翁”亦不在少数。
清晨上班,于电梯内见一年轻同事,满脸困倦,手提豆浆和油饼,在问好声中还忍不住打着呵欠,疲倦之态尽显。见她这在家来不及吃早餐的匆忙模样,我忽地忆起,这不正是年轻时的自己吗?
三十多岁本应是一生中体力和精力最为鼎盛的时期,然而,却因自身有限的认知,不懂得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更是漠视了健康。毫无规划的生活,肆意挥霍着自以为年轻的资本,长时间如陀螺般每日不停旋转,终究早早地将自己折磨得比生理年龄更为苍老。
岁月匆匆,眨眼间已行至职场生涯的倒计时之年。蓦然回首,昔日那个以工作为首的拼命三郎,虽换来了一堆堆证书,可此时却没有一张正常的体检报告单能令人心生欢喜。突然顿悟,前半生竟将自己遗忘,更未明白该如何爱自己。
在知天命的年岁,必须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工作中即便少了自己,长江后浪亦会做得更为出色。孩子也已参加工作,拥有属于她自己的生活。自己这晚到的觉醒,促使决定重启人生,提升认知,好好爱自己,逐步践行人生五件套:早、跑、冥、读、写。
1. 早睡早起
年轻时,习惯熬着最长的夜。犹记得为了职称考试能够高分通过,常常在安顿好孩子后才开始看书学习。即便不为学习,也总会因其他事务而让深夜一两点休息成为常态。将父母的提醒全然抛诸脑后,直至累积成身体的病痛,躺在医院的病床时,方才幡然醒悟。
渐渐地改变了作息习惯,充足的睡眠,让往日不佳的精神状态得以改善,面色从昔日的黑黄变得红润光泽,白天亦是活力满满,身体的免疫力亦逐步提高。
早起之后,不仅身体愈发健康,更感觉每一天都被延长。中年以后,愈发觉得时光飞逝,门口的对联,颜色尚还鲜红崭新,眨眼间便又迎来新的一年。按中国当下的平均寿命计算,真有种土掩胸口的慨叹,必须惜时如金。当早起晨跑归来,大部分人仍沉醉于梦乡,自己心中便会涌起一种身为时间管理大师的成就感。
2. 晨起慢跑
中年以后,身体各器官辛苦工作了几十年,本就逐渐趋于下坡,若不加以维护保养,随时可能罢工,将自己送进医院。必须将健康置于首位,拥有好身体,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
“活动”,字面之意便是活着就要动。久坐不动乃健康的头号杀手,曾尝试学习打乒乓、游泳,最终都未能长久坚持,唯有简单易行的慢跑成了心头之爱。近三千公里的路程记录着 500 余次身体行进在路上的足迹,享受着奔跑带来的身心健康与心情愉悦的改变。
3. 冥想
冥想的开端源自与朋友参加的一趟养生课学习,由此体验到了冥想的神奇。那种只专注于自己一吸一呼之间的身心合一,释放了内心所有的杂念与想法,让心灵得以放松,实乃心理调养的绝佳良方。
下载潮汐 app,跟随引导师舒缓的语调提示,每天 5 - 10 分钟在这片专属空间里进行冥想练习,是重新认识自己、链接自己的过程。在这只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得以让心底的善意和爱,回流给自己。
4. 坚持半年之久的日更书写
写作的初衷简单纯粹,记录生活,让岁月留痕,让大脑思考,预防年老时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在不断的书写中,梳理自己,分享所思所想,一百多篇短文犹如自己心灵的后花园,开满各式花色。尽管他人种养的是雍容华贵的牡丹,但丝毫不妨碍自己欣赏自己种下的小花小草。
为了让自己不中断书写,参加了日更 365 天的重启人生写作群,已默默打卡三分之一的时间。未来期待自己不掉队,这不仅是对文笔的锻炼,更是对自身毅力的考验。
5. 读书
深知阅读有着数不清的好处,钦佩有人能每日坚持读书。曾专门撰写短文记录博览群书的范大山博主,抒发对他因读书而呈现出有趣灵魂的喜爱。也是无数喜欢董宇辉的千万“丈母娘”热粉之一。
惭愧自己读过的书少之又少,因知识输入匮乏,没有源头活水,自知输出质量欠佳。与其羡慕他人腹有诗书,不如自己行动起来,哪怕每日只读十页书,期望让读书也成为习惯。
人生的道路还很长,虽已走过半程,但知天命之年的觉醒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愿往后余生,能在这“早、跑、冥、读、写”的陪伴下,遇见更好的自己,从而成为想成为的理想模样:健康快乐,淡定从容,知性优雅,宽容善良,积极阳光,内心永远住着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