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代王朝的兴衰更迭,一个个帝王将相的生死抉择,让我看到了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
《明朝那些事儿》是我第一次完整读完的第一部历史类书籍。以前在读历史类书籍的时候总觉得很枯燥,所以每次都是有始无终。这本书的作者写作风格很幽默,以直白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明朝不同帝王时期的故事,我竟用一个月的时间一口气看完了七册,甚至意犹未尽。
权力为何物?它看起来很美好,可以让无数人听命于自己,也是无数人毕生的追求。皇帝这个位置有人生来就拥有,有人是被逼上梁山,在刀光剑影的拼杀中获取,也有人是被无奈推举上去的。有人渴望权力,有人害怕权力,这是因为权力也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让你受万人敬仰、拥有呼风唤雨的资格,也能让你不经意间就坠入万丈深渊。所以,我一直认为,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power means the responsibility. 所以,朱元璋登上皇位后开始大力整顿国家的政治经济,为子孙扫除障碍,废了宰相还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治理朝政,成为历史上少有的最勤奋的皇帝;所以,当大明帝国在崇祯皇帝手中灭亡时,崇祯皇帝自我反省,发出“大明天下,奈何亡于朕手”的感叹,最终上吊自尽。
金钱为何物?金钱是每个人每天都会接触的东西,是我们生存下去的资本,是能够让人一朝成名,也能把人转瞬就逼上绝路的东西。谁曾想高高在上的明太祖朱元璋曾经也是街头流浪乞讨的孩子。时势造英雄,金钱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正是这种绝境中求生存的本能让朱元璋奋起反抗、走上造反的道路,靠着自己的杰出的军事才能成功地推翻了腐朽的元朝,建立了大明帝国。而在明朝后期,国库空虚,人民穷困潦倒,又有人造反,内外交困的明朝败了,没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官的没有不贪的,可是有的人会贪得无厌。我在想,贪污的问题为什么一直存在,也一直无法解决,按说朱元璋在位期间针对贪污问题从未心慈手软,对贪污犯都是严刑伺候,可是还是没能解决贪污的问题。是官员太穷了吗?貌似是的,就现在来看,公务员的工资仍然不是很高,我们一直强调国家工作人员要廉洁奉公,不能搞奢侈。所以这好像是个死循环,只要是人就会有欲望,特别是对金钱的欲望,能两袖清风,廉洁奉公的人很少。那为什么还是有人想当官呢?emmm,不想再深入探讨了。
我们为何而活?每当看那些抗日剧的时候,我都特别佩服那些被日军抓了后宁死不屈的人们,可真的有人就是为了民族大义、为了节气而光荣赴死。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样的人数不胜数,黄道周、卢像升、孙传庭、左光斗、杨涟……。当然,也有人禁不住严刑拷打,为了保命而选择投降,但我们不能评价对错,因为这是不同人的不同选择。正如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写到的徐霞客事迹一样,他不考官、不求名不求利,走上了旅行的道路,纵使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睡着草地、饿着肚子也要走遍中国的山川,为了认识几天便死去的道士也能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毅然决然地完成他的遗愿,没有资助、没有利益、没有前途,放弃一切,用一生的时间游历,你说他为了什么?我们不做回答。是坚持、是毅力、是梦想、是孤注一掷。“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过完一生”。最简单的话语往往蕴含着最深的道理。正如前几天看的那本书《世界很喧嚣,做自己就好》,每个人终其一生所追寻的最应该是自己的内心吧,随心而活,不随波逐流,如此,即便不完美,也无憾无悔。
“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