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冬天,总是毫无预兆地断崖式降温;一转眼,大家都穿上了厚实的羽绒服,包裹地严严实实,哪怕一丝丝冷风都不得让它侵入。
以前的我也是这样,尤其在寒冷的北方,从里到外件件保暖。而走进屋内时,暖气又闷热到脸红扑扑,不得已就只穿一件秋衣在身了。
这样尴尬的场景,在我学习了穿搭后,就不再是一个扰人的问题了;“洋葱”穿搭公式可以轻松解决。
“洋葱”穿搭也就是叠穿,它的精髓不在于一层又一层数量上的叠加,而是每当你脱掉其中的一层,都可以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搭配感。
尤其在室内外温差大的地方,叠穿保证你温度和风度可兼得。我还记得前几年去雪乡游玩时,一帮人不得已去餐厅卫生间脱掉了内搭保暖衣;形象已经顾不上了。
那么,如何完成一个成功的叠穿呢?
首先,叠穿意味着上半身的层次感;如果在材质和款式上都随意挑选,不注意细节,将很容易造成臃肿的视觉感。
所以,从里到外,可以遵循材质从薄到厚、款式由紧到松的规则。例如:衬衫➕毛衣➕羽绒服的三层穿搭,也可以是T恤➕马甲➕西装➕大衣的四层穿搭,当然,丝巾也可以塞在衬衫或毛衣里增加层次感,以及毛衣做披搭也是一个不错的层次感单品。
这些单品的组合,因为材质的不同,也会使得层次感更加丰富。
要避免选择很厚的材质和肥大的款式在一起堆叠,比如廓形毛衣、宽大卫衣、蝙蝠袖、宽松领等元素;叠穿的时候考虑最终的搭配是否足够舒适、是否符合内紧外松、内松外紧等规律。
其次,除了避免臃肿,在叠穿时还要注意不同层次衣服之间的领型差异,圆领、V领、低领、高领等,如何打造高低错落的层次感。
例如,高领➕小V领➕大V领的组合,小V➕圆领➕大V的组合;纵向的领口分层会有延伸感。
当然,领型的选择,要注意和头部的关系;比如脖子较短时选高领内搭会有局促感,脸部较大的被高领紧紧束缚着也会更显大。
另外,叠穿时还要考虑衣服的长度,如何保持不同长度在一起的协调感,同时优化身形比例?
例如长衬衫➕短款马甲➕外套的长短长组合,内搭➕长毛衣➕腰带打造的修身组合。
总之,即使再多层次,将女性最纤细的部位如颈部、腰部、脚踝强调突出,显高、显瘦的效果也会随之而出。
最后,叠穿时的色彩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考量因素。我们都听过“颜色不过三”的搭配逻辑,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对于色彩小白,这个是比较安全的搭配手法,尤其在叠穿多件衣服时。
色彩分为黑白灰无彩色和有彩色,在有彩色中还包含百搭的大地色系如咖色牛仔蓝等。在冬季穿搭中,黑白灰和大地色系的运用比较常见,在叠穿时它们之间的适配度也很高。
但冬季穿衣,用有彩色比如高饱和的蓝色来打破季节的沉闷萧瑟,也不失为一个时尚诀窍。需要注意的是:有彩色的比例要控制好,以免叠穿时造成混乱的视觉感。
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同色系穿搭如不同饱和度的棕色、对比色穿搭如紫黄撞色、呼应色穿搭如内搭和外套色统一等等色彩搭配手法来营造整体的和谐感和层次感。
在冬季,想要保暖又时尚,叠穿是不可缺少的穿搭技巧。无论在寒冷的室外还是暖和的室内,我们都可以穿脱自如、保持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