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基调--是我们对世界的基本感觉,同时这个感觉基调又是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通过和母亲或其他养育者的关系构建出来的。作为一个妈妈,我非常想和孩子构建爱的、平和、稳定、抱持的亲子关系,担当我们小时没有从父母那里习得这些时又该怎么给予我们的孩子呢?
所以我们在拥抱倾听孩子之前,应该先学会拥抱倾听自己。这就需要我们有觉知,在这之前也知道要觉察,今天lia给了非常简单但又很实用的方法。我印象很深的是lia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们经常只能看见孩子外显的行为,而却看不见孩子本身的存在,这么如此丰盛的存在。
下午就是教我们去倾听自己内在空间的各种人格的声音,然后让我们把自己情绪定义的名字(比如:愤怒,忧伤,恐惧)去掉,只是单纯的去感受观察倾听,告诉自己我知道了,它又来了,不去对抗或者想要改变,哪怕是接纳,这些都不要,就是看见就好了。
还教了我们自由书写,我之前听过,自己也试着写过,但是就是不在状态,今天很流畅,我看到了自己的内在小孩。
意识和潜意识合一的话,人就开悟了。
意识,就是“我”愿意接受的心灵内容,而潜意识,就是“我”不愿意接受的心灵内容。对于前者,“我”认为是对的、好的、可以呈现的;而对于后者,“我”认为是错的、坏的、不可以呈现的。所以,意识和潜意识必然是对立的。
当你发自内心地想干一件事时,这时意识和潜意识就是统一的了,而这时也就没有潜意识的说法了,因为都处于意识层面。做真自我,自然也是意识和潜意识合一。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是一辈子都不可能修完的功课。
所谓开悟,可以视为“全意识”状态,就是你能觉知到一切体验,不再排斥任何体验,并且这时的自我、语言和思维都会消失,因为不需要了。我离这个层次还差太远,所以也只能说说。我觉得,精神分析治疗就是不断地把人的潜意识“意识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