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一篇关于大连理工研究生实验室上吊自杀事件占据了微博头条。
刚听到这个消失我的第一感觉是感到惋惜,随机翻看了他的微博,看到了这篇“与众不同的”告别书!
在读完后,我觉得更令人惋惜的不仅仅是这个能够在将死之时都能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态度来面对,更是慨叹那些在微博下那些并没有过感同身受的经历的人的“侃侃而谈”,这些人不断的在其微博上“肆无忌惮”的评论道如何如何对不起父母,如何如何对不起社会、如何如何对不起国家。其实都只是在姑妄言之!!!
我们也经常在网上看到特别文艺的一句话说:“雪崩的那一刻,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自以为是”的劝别人,朋友分手了,我们说别在意,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忧虑什么;考试挂科了,又劝道,大学不挂科你就没上过大学等等诸如此类。
其实我只想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其实每一个人的痛他人永远都无法感同身受。我常常听郭德纲的单口相声,特别喜欢他的一句话:“我特反感那种都不知道我经历过什么就劝我大度的人,我这儿咔嚓被人捅了一刀,血还没擦干净呢,他就在那儿嚷嚷着你得勇敢起来……”
没有经历过别人经历过的痛苦,就不要无根据的发言劝他人大度。这种慈悲,不是发自内心的善良,而是一种“伪善”。
不要站在你自己的角度去看别人,也不要站在你的角度去评论别人,你没经历过别人的生活和经历,你永远不懂别人的苦,所以不要轻易去评论别人,当你经历了别人的经历和生活,你做的未必就比别人好!!
在他的遗书的字里行间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老师并没有压迫他,他自己也是一名努力奋斗、友善待人的学生,甚至遗书都散发着诙谐幽默的氛围,这样一个给人感觉可爱阳光的学生为什么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呢?
通篇,我感觉到六个字:“我好像很没用” 我在评论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很多时候,优秀的人难以接受自己的平庸,因为他们的自省意识很强,但能力又不可能不足以改变现状‘
很多人都会认为:”都已经是双一流院校的学生了,是别人眼中的人上人了,为什么还把自己逼得那么紧呢?”
试问,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出他人所认为的所谓的“最正确的选择”,那么近年来各名校学生纷纷选择自杀的事件为何层出不穷???
人生的选择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道多选题,很多时候都会有遗憾。就像是“小马过河式”前进,不去趟这趟水,你根本就不知道水的深浅。就像父母整日苦口婆心劝你少走弯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饭都多之类的话。可年轻不就是要经历这一切吗?
生活中,读书 考试 排名 评比,这些似乎贯穿了我们学生时代的整个生涯,“做的差了,就是垃圾吗?书读不下去了,退学了,怎么了?别人骂你不够游戏,骂回去,又怎么了?”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太怂了,别人看不惯你,是他人的事情。这片土地上的生命进化了40亿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奇迹,每一个人的基因都独一无二。
这个世界虽然不美好,甚至存在着阴暗丑陋的一面,但依然值得我们一活!!!人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漫漫人生路,这才哪到哪???
结语:
做你自己,然后去承受你为换取个性而付出的所有代价。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