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

洁瑜悦 幸福家庭读书会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学员及合伙人  2018.7.10  原创分享第102(27)天

今晚网校300多个群同时启动微信读书会,朗读的书是韦志中校长著的《幸福干预——一生受用的26堂幸福课》,我们群选择的是f计划:常回家看看。

今晚有我来主持,虽然在微信群读书两年多,自己在读书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可是没有现场语音交流的习惯,所以还是非常紧张,这两天我都是想着这件事,我私下和朋友们沟通交流,我还我们的系主任陈一香老师沟通,把我的想法和我给朋友怎样沟通告诉老师,陈老师也不断给我指导。非常的感恩陈老师!

我们是晚上7:00准时开始,我先放了《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开启我们的微信读书会。

首先我朗读文章的开头介绍,介绍一次成长课后,学员们整整3小时都不愿离去,最后才意识到他们在这里是安全的,是被人理解和尊重的,他们找到了回家的路,回到家他们“心”的家。

接下来心怡老师领读正文的上半部分,从诺贝尔获奖者莫言老师站在世界文坛上的讲述,她和母亲的故事开始,讲述母亲对他的影响和对母亲的怀念敬意。再到作家刘震云根据妈妈讲给他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一九四二》,为大家呈现中国普通老百姓由“逃家”到“回家”的转变。最后到李嘉诚先生在长江大学建校十周年庆典上的演讲——他和她母亲的故事,他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了一次“回家”的心愿。既然我们都渴望回家,可是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回不了“家”呢?文中又讲述了在咨询室遇到的来访者小雪,她渴望回家,却一直找不到回家的路,原生家庭对她的伤害,让她不愿意回家,但却十几年都在寻找“心灵”的家,在通过韦老师的分析和引领,老师看到了渴望回家又害怕回家的无助小女孩,最后鼓励小雪行动起来回一次家,这次的回家小雪看到了不一样的变化,慢慢的化解了集结很深的父女恩怨,这次的“回家之旅”其实是在寻找最初最安全的地方。

接下来有王风琴老师领读文中的关于我们一生经历的四个“家”。

第一个家是母亲的子宫;第二个家是原生家庭;第三个家是我们的内心世界;第四家是团体。这一节通过一名入殓师的转身回家,给我们的读书会带到高潮,相信这个故事给我们非常非常深的感悟。

读书会结束了,我等待着朋友们的分享,我自己也在思考,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回家”的心路历程,我是在寻找我“内心世界”家,加入网校的转身,让我找到回家的路,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原来回家的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幸福!路上有欢歌笑语,路上也有欢快的舞动,路上有水珠的晶莹剔透,路上有鲜花的绽放,路上也有坑坑洼洼水坑,如果你不慎踩到,会让你啼笑皆非,等等回家路上的风景你经历了,体验了,看到了,你才能知道转遇见的成长是多么的让人喜悦。

你踏上回家的路了吗?如果没有赶紧收拾“心”的行囊,带着爱带着对家的渴望,带着对亲人的思念回家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300多个网校读书会启动

书友分享

书友分享

书友分享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