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再学习
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时代,像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这样,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知识被生产出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可能还没出校门就被新的知识替代了。为了追求个人成长和生活幸福,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终身学习者”的队伍。在这些学习者中,有的人可以很快的学会并运用新的知识,有的人耗费大量的时间却还是学不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们在学习效果上的不同?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领域的学者们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和科学研究有科学方法论一样,学习也是有方法可循的,在投入大量时间学习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被学者们证实有效的学习方法。
两种思维模式
我们的大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在两种模式之间切换,每次选择使用其中一种。
咱们先说说“专注思维”。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件事情上,用于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常识。比如让你算一个两位数乘法,你马上就会调用头脑里的乘法口诀计算,不会分心。再比如你在这学期学了一些的新知识,在复习考试时就要用到专注思维。专注思维是运用大脑里已经形成的“套路”,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大的弊端,很容易形成人们常说的“思维定势”。为了避免这一点,我们可以运用“发散思维”来弥补。
“发散思维”是让大脑放松,用更开阔的视野看待眼前的事情,让一些大脑中之前不相关的概念产生关联。发散思维适用于理解新事物,解决悬而未决的难题。跑步、睡觉和泡澡有助于促进发散思维。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思维的不同,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这张图来解释。
我们把大脑处理新想法的过程想象成一个弹珠游戏。新想法好比一个弹球,弹簧把想法弹入大脑。左边的大脑运用专注思维,想法弹进来后迅速到达一个随机的区域,并在这个区域小范围的弹跳。想法撞到的每一个点都是一个现成的套路,如果解决方案就在这些套路中,大脑很快就能解决它。而专注思维的弊端就在于,如果解决方案不在想法刚进入的这个区域中(比如解决方案在下方黑线圈起来的区域),我们就很难找到答案了。我们再来看看运用发散思维的左边的大脑,放松的状态使得套路的排列很松散,想法进来后,可以到处乱窜,哪个区域都有可能到达,我们找到解决方案的概率大大提高。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并没有优劣之分。为了更高效的学习,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在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之间不停转换的能力。
大脑如何影响学习
是什么在激励我们去学习?脑神经科学家分析了我们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发现以下三种神经递质对我们的学习影响较大:
- 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影响学习时的专注力。高度集中注意力时乙酰胆碱广泛投射,并且激活环路来控制神经突触可塑性,形成新的长期记忆。
- 多巴胺 (dopamine):影响学习的动力。控制报酬性学习的脑部系统的一部分,当接受到一个毫无预期的奖励时,神经元将分泌出多巴胺。多巴胺的信号将广泛投射,这会对学习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同时影响决策。多巴胺会参与预测未来奖励,而不仅限于立刻的奖励。缺少多巴胺神经元会导致缺少学习的动力,严重的多巴胺缺乏会导致帕金森氏病。
- 血清素 (serotonin):影响社交行为。一切学习建立在社交的基础上,人们通过社交来促进学习。增加血清素分泌,有助于振奋心情,防止情绪低落或抑郁,让我们感觉高兴、满足和活力四射。健康的饮食、锻炼身体、保持乐观心态对于增加血清素,有着奇迹般的功效。
杏仁核
此外,大脑中还有一些生理部分,会给学习带来影响。
- 杏仁核:影响我们的情绪。杏仁核是认知和情绪进行有效结合的中心之一,杏仁核和海马体共同参与记忆和决策的进行过程。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最好保持大脑的杏仁核处于良好状态。
- 海马体:影响我们的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空间定位。海马体的重要作用是将学到的知识形成新的记忆,如果海马体损伤,将难以形成新的记忆和搜索过去的记忆。实验证实,在充足的空间中学习,和经常锻炼,可以促进海马体中的新神经元的形成,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
应对学习时的拖延
每个人都是拖延者,尤其是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拿准备某次考试来举例,我们经常会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例如每天看多长时间书,每天做少练习。计划就如下面左侧的图表显示的一样,每月循序渐进。但执行起来,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右图的样子,经常是在考试前的几天,我们才花大量时间去学习。
是什么导致了拖延?让我们陷入拖延的是那些难以摆脱的习惯。比如刚拿起书学习,手机响了,我们接完电话,看到手机上有很多尚未阅读的提醒,不由自主的点开看,就这样,一个上午就过去了。习惯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节能机制,使大脑能够同时处理其他的事情。概括来说,习惯的养成分为四个阶段:
- 信号 :触发无意识的行为;
- 行为 :大脑接受信号后做出的习惯反应;
- 奖励 :立即带来些许愉悦感;
- 信念 :坚信习惯对自己有益,习惯就会越来越强大。
为了纠正不良的习惯,我们不应该去关注这些习惯的结果,而要对习惯的过程保持好奇心,观察这段时间里我们的行为。学会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去看那些提醒)?”
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可以利用习惯来避免在学习上的拖延,并尽量少的动用所谓的毅力。唯一需要毅力的地方,是让自己改变对信号的反应。前面提到的手机中的提醒,就是形成习惯的信号。养成避免拖延的习惯,同样也是四个阶段:
- 收到信号,如手机提醒。
- 重新设置我们对旧习惯的反应信号,重置旧习惯的关键是制定一个计划:看到手机提醒后,放下手机,喝一口水。
- 针对新习惯加上一个新奖励,比如做到一个星期不被手机提醒打扰,可以请自己看一场电影;
- 坚信新习惯一定能奏效。
高效学习的8个策略
下面提到的策略,都经过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的实验证实。尝试熟练掌握其中的几个,你会爱上学习。
-
间隔重复:
5小时的填鸭式学习,远不如将5小时分配到一周的学习效果好。间隔重复,促进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转化。
-
交替学习:
正如学校的课程设置,把各门课程安排到每天的学习中,利用课间休息来加强学习的效果。在不同的学科间交替学习,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更有效地学习。
-
主动提问:
主动提问,能学到更多。用“为什么”和“怎样”来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和不同,帮助更好的理解。
-
掌握比喻和类比:
比喻和类比,对于学习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概念尤为有用。要学会用“具体”的例子解释“抽象”的概念。
-
同时运用文字和图画:
尝试用文字和图画两种方式来表达信息,而不是只用其中一种。
-
练习回忆学到的知识:
将书本和笔记放在一边,写下或概述你知道的一切。重点关注那些没有回忆起的内容,加强练习。
阅读材料后,移开视线,看看能回忆起多少内容。这样做专注而高效,有助于形成组块,串联前后学到的知识。检验是否真正掌握了一个概念。
-
教是最好的的学:
直接实践,大量阅读收效甚微,实践出真知。
-
相信成长远远比成功重要
犯错的意义:可以一点一点弥补思维的漏洞,纠正思考方向,学得更好,做得更好。
炫耀,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和找借口,是高效学习的三个最大的障碍。
参考资料:
- Coursera慕课:www.coursera.org/learn/learning-how-to-learn/Learning
- 由认知心理学家组建的研究学习科学的平台:http://www.learningscientist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