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我换了份工作。新工作样样都好,就是离家远了点,路上单程要将近2个小时。无奈之下,我租住到了离公司步行十分钟距离的一个老式小区。
小区不大,只有十来栋房子,都是建于90年代初的那种6层楼、没有电梯的老公房。住户老人居多,很安静,周边配套成熟,租金也合适。
我喜欢清静,不在乎爬楼,所以租了位于小区中心5层正对花园的一套一室一厅。房东大哥是个美籍华人,祖籍山东,性情豪爽。他家里好几套房子,而这套小居室,是20多年前刚来这座大都市打拼一阵子后,咬牙买下的第一套房,也是他后来的婚房,所以一直舍不得卖。
屋子里的装修显然已经过时,但保养得很好,收拾得整整齐齐,我去看房的时候,一进门就觉得特别温馨,所以很快租了下来。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非常正确。搬进来以后,省下来的上下班路上时间,可以看书、运动和睡觉,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房东大哥也特别给力,在我入住之前特地更换了已经使用多年的冰箱和热水器。总之,我的出租屋生活过得相当惬意。
只有一件事情,从搬进来开始,就一直让我觉得有些奇怪。
每晚11点整,我都会听到弹钢琴的声音,叮叮咚咚的,大概要弹奏20分钟左右。那声音不高不低,刚好让我安静地躺在床上看书时,略觉得有些烦人。
起初,我猜测可能是哪家孩子要准备考级。可想想又不太对,一般准备考级,都是盯着几个曲子集中练习,可这位弹奏者,貌似弹得很随意,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名曲,也有各种我不知道的练习曲,每天弹的都不一样。况且,一般家长都要确保孩子睡眠,就算是为了考级,也不至于让孩子每天半夜11点练琴吧?
又或许是某个像我一样的单身文艺女青年,每天弹琴解闷?可又为什么,从不间断,天天都要在这个固定时间呢?
我想不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因为平时睡得比较晚,这琴声也不至于影响我的生活,便暂时把这事儿放到一边了。
接下来的几周,新公司的工作越来越忙,压力也越来越大,经常需要回来加班,睡眠质量也没有以前好了。那个夜半琴声,还是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响起。可是,现在听起来越来越让人觉得烦躁。
我判断琴声是从楼上传来的,有一次,在它刚响起来的时候,跑到了6楼,想去跟邻居提提意见,可上楼以后,发现琴声却小了下去,看来不是我直接在我楼顶上的,可能是隔壁门牌号里的。因为天太冷,所以,我放弃了继续追根溯源。
直到上礼拜一,事情又有了变化。
那天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我做什么都不顺。交给老板的报告,被批了一通,需要大改; 我主持的一个项目启动会,开得磕磕绊绊,几个支持部门互相踢皮球,都不愿意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下班回来的路上,因为一直在琢磨工作上的事,结果不小心绊了一跤,手心擦破了好几处皮。
晚上,坐在书桌前改报告的时候,那琴声又准时响起来了!!
这家真是太没有公德了!每天这样午夜弹琴,影响邻居休息,怎么竟然没有人去提意见?!物业为什么也不管?!好吧,既然大家都不管,那我就来做个出头鸟吧!
自从上次发现,这弹琴的不在我楼上,我又仔细分析了一下声音的来源,基本判定,这家应该在我隔壁那个门牌号的6楼。
我披上外套,出门直奔隔壁,一口气冲上了6楼。哈哈,这回对了,一到这一层,明显就能听出来,琴声是从最靠近我那边的601室里传出来的。
终于抓到你了!我再次确定了一下声音的来源,敲响了601室的门。
敲了几声,没有反应。门上没有电铃,恰好这时,一首曲子弹完,趁着琴声停下这档儿,我赶紧大力地拍了几下,很快听到了由远及近的脚步声,门打开了。
让我稍稍有点惊讶的是,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满头银发、面容慈祥的老太太。
“请问你找谁?”她礼貌地问道。
不知怎么的,我的怒气一下子小了很多,说出来的声音出乎意料地柔和,“请问,是你们家有人在弹琴么?有些吵到我休息了,以后要弹的话,可不可以早一点?”
“哦,对不起,吵到你了,我儿子每天这个时候回来,他怕黑,听到琴声,就不怕了。”
什么?这也算理由?你儿子至少已经是中年大叔了吧?还怕黑?我被老太太真诚的语调和奇葩的理由,弄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不好意思,我还有一首曲子没有弹,下次我尽量弹安静一点的曲子,弹得再轻一点。”老太太礼貌地说完,不等我回答,就关上了门。
我站在门外愣了一会儿,气不打一出来,正准备再拍门,忽然听见隔壁的开门声,“姑娘,过来一下”,一个老人探出头来,朝我招招手。
“你是新搬来的吧?”他问道。我点点头。
“张奶奶以前是音乐老师,喜欢弹琴,老伴儿很早就过世了,有个儿子,是开出租的,平时出车,都是晚上这个点回来。半年前,她儿子车祸去世了,据说,是为了避让一个小女孩。从那以后,张奶奶就每天这个点开始弹琴了……”
老人说完,往我手里塞了一样东西,“给,这是耳塞,如果觉得吵,就戴上吧,”
我拿着耳塞,回到了自己的屋子。张奶奶的琴声还在继续,这次弹的是一首悠扬动人的曲子。我没有戴耳塞,开始专注地修改我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