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得动笔,又懒得读书,你还玩什么自媒体
——读短文《不动笔墨不读书》有感
这篇短文是我今天在某小学生的练习资料上看到的,觉得对于那些想写文章又写不出来的自媒体,很有借鉴意义,如果你是大咖或只钟意于用视频和图片来吸引网友,那就略过此文。
经常在问答区里看到“如何写好原创文章?”“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怎么写好作文”等等之类的问题,这些都是与读、写相关的问题,刚玩自媒体的写手,就像一个想提高语文成绩而又束手无策的学生,好难啊!怎么办啊?
我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那自媒体写手应该怎样开始呢?首先,你得多读,读你感兴趣的书籍报刊等,想写科技,就多读科技类的文章,想写故事,就读故事性强的文章或小说,想写评论,就多看别家的评论杂谈,当你有感觉了,有冲动了,就用网络的“笔”写下来。读书要像蜜蜂采蜜一样,飞过千万多花,酿造一滴美味的蜜汁,这样你写的东西,才有料,有味道。
在浩如烟海的书堆中,把所有的书都读,那是不可能的,要有选择地去读,先走马观花般的略读,再选择你感兴趣或需要的文章来精读。
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想获取知识就要注重精读这环节。逐字逐句去读,明白某篇文章主要写什么东东,是故事,那过程怎样?是科技,那有什么亮点?是散文,那作者想表达什么?是诗歌,里面哪几句比较特别,背后象征什么,韵律美不美等等这些问题,都要在你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思考。
一个负责的自媒体,他的文章或作品不只是为了求点击率,而是在作者深思熟虑后的表达,表达一种正能量的态度,而不是满大街的低胸高腰或者毫无营养的鸡汤,看着美味,喝了以后啥回忆的桥段都没有,让人好了伤疤忘了痛。
做自媒体,同样需要时代的“工匠精神”,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一篇好文的背后,是长期的积累,如同“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总是求爆文,那实在是太累了,还不如用心去做你认为值得做的事,用心去写你认为值得写的文章。
在这里不谈什么标题,标签等这些基础性的东西,好的文章,始终要回归到内容中。文章光标题美那就是花瓶,内容有料,有肉,才是正道。
别懒了,想玩自媒体的朋友们,想读,就大胆地去读,想记录,想写,就从此刻开始,你懒,什么都无从谈起。
文|阿亮的月亮
附:
《不动笔墨不读书》网络内容: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作文,费了好大的劲,写出来的文章,老师总是说内容枯燥,词汇贫乏,她心里十分着急。
徐特立爷爷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是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刻苦实践。”
于是,禹强就下功夫多读。不管是报纸、杂志、小说,也不管是短篇、中篇、长篇,(只要)能找到的,(都)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要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句、好的描写。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要能够背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可以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是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果然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