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的《极限挑战》第三季终于开播了,男人帮悉数回归,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第一期的主题是:致敬—唤醒城市的人,男人帮走进街头致敬劳动者。黄磊跟王迅去早餐店体验,小猪和艺兴帮狗狗洗澡,黄渤和红雷去体验送奶,其实早在之前放出的预告里六人就拍摄了体验不同职业的宣传短片,节目组的意图很明显,旨在传播正能量,引导大众了解基层工作的辛苦。但一期看下来,观众们真的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了吗?对于这些唤醒城市的劳动者的真实状态又反映出了多少呢?
极限挑战定位为体验式真人秀节目,看得出来节目组也一直在“体验”二字上努力。从第一季的明星兼职,到后来不定时地让他们自己赚钱找路,可以说节目组的努力初见成效。但是在当今综艺节目井喷的时代,能够做到这样的真人秀比比皆是,像同样引进于韩国《无限挑战》的央视自制节目《了不起的挑战》也是邀请了六位男明星到普通人生活和工作的场景中去完成一系列任务,它的节目覆盖了上百个工作岗位,可以说在“体验”这点上《了不起的挑战》比极挑做得好!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规”,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不易与艰辛。体验式真人秀就是要嘉宾们放下明星光环,变身为普通人,就是要他们通过深入不同行业,体验不同从业者的生活来传播积极的价值观导向。现在的情况是,明星们即便变身为普通人依旧享有“明星特权”。极挑第一季第三期上海滩卖烧烤那里,黄磊从超市买的桂花饼9毛钱回来卖3块一个围观群众还争相购买,小猪一个冰淇淋卖了50元,试问若不是利用他们的明星效应这些东西真能卖得出去吗?同样的《了不起的挑战》里也有类似的桥段,阮经天利用自己的偶像效应卖手工皂卖到断货,相比那时候人气没有那么高的小岳岳就卖不出去,最后还是阮经天帮卖。节目组让明星自己打工赚钱原本是为了增加任务难度,通过他们深入体会赚钱的辛苦来告知大家工作的艰辛借以起到激励作用,并以此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可看性。但实际上,通过看他们打工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基层工作的艰辛,甚至会萌生出明星那么有钱还来赚我们的钱这样扭曲的想法。节目趣味性是达到了但是更深层次的社会教育意义却并没有体现。
另外,所谓的体验式真人秀节目中的打工就真的只是“体验”而已。极挑这一期的主题是致敬:唤醒城市的人,所谓的致敬,首先要向我们展现出这些唤醒城市的人的辛苦然后再致敬。节目组一如既往地设定了让男人帮去体验不同工作来展现劳动者的艰辛,可是所有的工作体验下来,我们从中看到了他们的优越感,看到了他们的“明星特权”,所谓的工作不容易也仅仅从他们口中的感叹和后期字幕中才能看到。这一场蜻蜓点水式的体验不叫致敬,反而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明星们本身生活富裕,养尊处优,平时甚至有保姆、助理照顾,节目组强迫他们打工,虽然叫嚣着褪去明星光环,回归普通人的生活,但真正能放下架子融入普通人的能有几个?这样的“体验”难免显得矫揉造作,令人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
最后,真人秀节目的一个主要亮点就是“真”,不是角色的扮演而是镜头下真实的表现。一个明星在面对好几个镜头的跟踪拍摄情况下能否流露出真情性是令人怀疑的,之前就有内部人士爆料出来真人秀节目都是有剧本的,明星更多的是进行个性化表演,这从他们常常在节目中自言自语、动作过多、表情夸张中可见一斑。这是在还原明星真实生活还是让他们面对镜头去作秀?这类节目看多了使人有审美疲劳,毕竟同质化现象相当严重,节目扎堆播出相互模仿,同样的梗和套路常常你方用罢我方用,因此不能体现“真”的真人秀是没有发展前景的!
虽然目前国内的真人秀节目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我们能看到他们的努力,看到他们对节目进行的本土化创新,作为观众我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支持。面对诸多新兴媒体的出现,观众对节目的质量和内容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真人秀节目要想做得好必须让明星真正地融入社会生活,而不是浅尝辄止的花架子。中国的明星还是放不下身段,在这一点上还亟需进步。与此同时,节目还应该不断挖掘社会意义,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样体验式真人秀节目才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