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这是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材上的一个知识点。
人才观,顾名思义,就是对人才价值的看法和理解,这影响着教育的总体方向。
曾经看到过关于王阳明的一个故事,讲的是王阳明12岁的时候,在私塾读书。
王阳明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
老师回答说:“唯读书登第耳”。
王阳明不以为然。
老师反问他什么才是人生头等大事。
王阳明说:“唯读书学圣贤耳!”
通过王阳明和老师的对话,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人才观完全不同。
作为一个私塾老师,他的人才观决定着他做教育的价值取向,私塾的老师把考取功名当成了人生第一要事,那么在他的教学中,他也一定会把学生往这个方向引导。
现实社会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希望。
身为父母,在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对孩子寄托着深切的希望,希望将来孩子能功成名就,成就一番大事业,或者希望孩子能学习好,考取一个好学校,谋到一个好差事。
家长有了这样的人才观,就会在家庭教育中,不自觉地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把这种想法表达出来。
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你一定要好好学习,看看爸爸妈妈现在打工多么辛苦,以后好好学习,找个好工作,别像爸妈一样辛苦了。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找不到工作,娶不上媳妇儿,成不了家,看你怎么办。
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名牌大学,再出国留学读博士,挣大钱享受荣华富贵。
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当大官,挣大钱,光宗耀祖,咱们这个家就指望着你了。
这些话是不是耳熟能详?
虽然这些话听起来并不高大上,但他确确实实反映了家长的人才观。
家长把挣大钱找好工作当大官,当成了人才官,当成了自己对孩子成长的目标,从小就把这个思想灌输到了孩子的脑袋里,所以孩子学习没有动力,他不知道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
看看王阳明的回答,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可见王阳明在少年时期就已经超越了普通人,有自己清晰的目标,并且知道如何去做。
读书学圣贤,这就是王阳明追求的人生第一要事。从这五个字可以看出,学圣贤是王阳明的终极目标,读书是他实现目标的方法,有方法有目标,何愁不成事。
把这五个字放到现在,依然可以指导众生。
读书学习,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现在倡导终身学习,只有终身学习,才可能不被时代抛下,那种一朝学习受用终身的观念早已过时。
一个家长的人才观直接影响着孩子成长的方向。如果家长认为考上大学才是人才,那么就有可能培养出眼高手低只会考试不会生活的高分低能的孩子。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一些孩子年纪轻轻就考上了大学,但是入学之后却不能自己料理生活,最终被退学。这样的人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称不上是人才。
如果一个家长认为上大学没有用,只有挣到钱才算有本事。这样的家长一定会让孩子早早辍学去打工,因为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认为只要挣到钱了,钱在手里,孩子的生活才有保障。
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很普遍,特别是那些做生意的家长,从小就教给孩子如何挣钱。孩子小小年纪,就说以后要接着爸爸的生意干。
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新兴行业不断崛起,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种多样,这和旧社会时候的人才需求完全不同了。旧社会,读书考取功名,这好像是许许多多人的唯一出路,但是现在这个社会,需要有思想,有能力,有创新意识的高精尖人才,只知道读死书死读书的人,已经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
片面的人才观已经落后,社会需要越来越多样化,适应社会需要树立全面的科学的人才观,是家长迫切需要改变的观念。
究竟要树立什么样的人才观?
第一、人人能成才。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生而平等,除了弱智者之外,人的智商都差不多。科学研究者发现,人的脑容量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聪明和笨只是后天学习中呈现出来的一种自我认定。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携带着种族的遗传信息,所以人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都有独特的优势,如果后期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唤醒人个体内隐藏的潜能,激发个体的优势,每个人都可以获得独属于自己的成功。
有了人人都能成才的信念,有助于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始终坚信孩子能够成功,家长的相信会让孩子更自信。
第二、行行出状元。
自古就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一说,但是,大部分家长还是片面的认为只有获取功名利禄才是人才,这与传统的价值观有关。几乎人人认为孩子将来找一个体面的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过着安稳的生活,这才是教育的成功。这样传统的认知就决定了没有顾及孩子的终身幸福。
现在的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孩子面对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孩子的未来,可能会在家长的意料之外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家长要尽可能地发现孩子的优势特长,鼓励孩子在自己的特长上发挥潜能,在未来,孩子只要能够在自己选择的角色中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发挥出自己的天赋才能,这就是成才。
第三、成才需要终身学习。
社会发展迅速,用一天的工作经验工作一生已经不可能了。即便是一个家长,如果不学习,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
身为家长,自己先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再引导孩子成才和成长。让孩子明白,学习并不是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就停止了,每个人都需要时时刻刻学习,只有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家长在早期就要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孩子会学习,能学习,想学习,爱学习。
新的时代,需要家长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用人人能成才的态度看待孩子,用行行出状元的理念允许孩子,用终身学习的意识引导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的全面发展的幸福的人。
孩子活成了他自己希望的样子,孩子幸福了,家长不幸福吗?
孩子活成了家长希望的样子,孩子不幸福,家长能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