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家表弟参加中考,还记得前些日子他问我当初是怎么过得,那时他摊开他周末成堆的作业,我顿时感受到他那一届所谓的“内卷”。
他还开玩笑说:“‘双减’就是减少我们的睡眠时间和减少我们的放假时间。”听到这时,我心里只能苦笑着。确实,即使国家整治,但是学校内可以新改作息,上不了培训班,有的学校就正好改成集体上课给补上,学生其实始终就没闲着。
这就是媒体平台说的“内卷”,这个词的诞生就被赋予了贬义,毕竟蛋糕只这有怎么多,而所有人都觊觎似渴,(至于那些不想要的‘佛系’‘躺平’和‘开摆’这里暂且不谈。)
其实在我看来,“卷”绝对是低效的,又是难以根除的。这种“卷”从本质上看应该分两种,一种是有外而内被需求的物质越来越少叫“内卷”,另一种是集体朝一个方向发展叫“齐卷”,“齐卷”所追求的东西是无界而无限的,像学术研究、科学技术、艺术创作等。
像形容“内卷”最开始用的例子“影院效应”,说电影院里如果第一拍的人站起来了挡住了后一排,那么第二排的也会跟着站起,结果就是整个影院的人全都站起来了。
但如影院的荧幕本身就高到即使第一排站起来也不会挡住后一排的视野,就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不很恰当)。显然这应该更贴切上面说的“齐卷”,所以说解决“卷”根本应该是缓解开“每一层”的间距,即使有一层“溢满了”也不会波及其他层。
反观表弟这些年,不仅是他,如果以个人的能力来比较绝对比几十年前来每一届人好不少,但近几年来“齐卷”似蛆虫,整体以一种“极其低效”的“恶劣方式”向前蠕动,却盲目忽视所有只关注那微弱的“进步”。
故当初我跟他说“看重眼前高效事,不可跟卷似蛆虫”,其实卷的过程中有很多是无用的,我告诉他他学会辨识,将时间用在真正需要花的地方,即使他们“卷”,自己也不能有太大的压力。
以上某些仅个人观点,如有不正,虚心听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