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并不是单纯地处理杂物、抛掉废物,而是在充满闭塞感的人生长河里唤醒“流通”的生命气息。
·某位哲学家曾说过“人们总是习惯思考‘有效性’,却往往忽略了作为‘有效性’前提的‘必要性’”。
·以空间为主体核心的思维方式——空间轴...“为确保空间的干净整洁,而将物品量尽可能地缩减成最合适的量。”
·首先应该做的是明确描绘住所的蓝图——收拾整理完后,我想在这里进行怎样的生活。
·断舍离将家里大量的杂物,通过三层“筛子”进行选择取舍。
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垃圾·废品相当于“忘却物”...居住空间里的东西,其中80%是忘却物,目前在使用的东西只占了20%。)
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对现在的自己非常重要的东西处于原点位置。)
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不需要的东西:东西使用起来很便利,虽然没有坏,但是丢了也不发愁。不合适的东西:以前很重要,但是对现在的我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长时间使用,但会有莫名的违和感和不快情绪。)
·“三分法”: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各三类)
·“7·5·1法”: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衣柜、壁橱、抽屉等)所放杂物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7成。(不会有人想收拾一个塞得满满的收纳柜,余下3成空间会让人提起收拾的劲头)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带玻璃门的碗筷架或橱柜等)所放杂物等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5成。(“美观度限定量”为5成)
“展示性的收纳空间”(玄关鞋柜等)所放杂物等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1成。(这种空间的节奏感使不起眼的小物件也会带出空间的美感,形成别具一格的装饰品)
限定杂物总量,从“自我轴”和“时间轴”认真进行杂物取舍,才能让居所的各个地方产生出“留白”,用于创造更加有内涵的美的空间。
·“1 out 1 in 法”:“处理一个,收纳一个”,断舍离的out走在in前面
有意识地“先出后进”,才能唤起良性循环。因为先处理之前的关系才能切实地提升再一次的“获得”的质量。
·“one touch法”:杂物拿出放入的动作就是:“打开门➡️拿出来(放回去)”
只需要把动作压缩成这两步,以one touch(一键式)取出来,这样一来既没有了什么多余的压力,也不会觉得“太麻烦”。
·“自立·自由·自在法”:立式收纳,选择自由,随心所欲
·断舍离把我们的生命分为三块——肉体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
肉体生命是作为生物的人的生命
社会生命是对归属和被承认的欲望
精神生命是对智慧、美、沟通的渴望
·断舍离的步骤:step1“认清现状”,step2“选择取舍”,step3“收纳整理”
·“没有穿的衣服=没有想穿的衣服”相当于还没有稳定的自我意象。
·东西是物质和精神的集合体,是“具像化的形态”和“抽象化的情感”的结合体。
·从表面看来,我们丢掉的是杂物,但是同时我们丢掉的还有看不见的世界里——内心的“多余的执念”。
·断舍离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新陈代谢”。我们的居住空间处于代谢(交换)的状态是最理想的,因此,不断地进行“使用所有物,清除无用之物”的循环,才能让居所充满流动感和活力。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自己的人生也可以当作一种“空间”。人生的入口即呱呱坠地,出口即寿终正寝。而人生中的各种事情、各种邂逅、各种离别,又或者是学校、公司、自治体等都属于出入口之间的流动的空间。假如把这些都理解成有机生命的日常代谢通道,那么这些人·事·物所应有的理想状态,我想也是不言自明的。
·人际关系无论是双方距离走得太近还是太远,接触频率太高或是太低,都会出现问题。距离太近,会觉得烦躁;太远,会感到孤单;接触频率太高,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太低则会产生被抛弃感。
·为空间制造恰当的“宽松度”,也就是“间”。...时间的“间”、言语的“间”、沟通的“间”,...“人生之路的达人”就是“间”之达人。
·断舍离保留的、获得的人·事·物,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珍贵、非常喜爱的才被筛选出来的。这就是锤炼执念心的结果。
·“人最大的最就是不快活”(歌德语)
·不管自己多介意别人的东西,也不要随意处置。
·其实,人的烦恼大部分来自人际关系的问题,这些烦恼绝大部分都是源于“单方面的期待过高”——过多地给对方施加自己的价值观。
·断舍离并不是花时间费精力的家务劳动,而是充满“愉快感”的居所保养方法、让人生获得自在·自由的护理工具。
·面对新信息时...“不信、不疑、亲自确认”
·良友有三:一为乐善好施之人;二为医病疗伤之人;三为有慧根灵性之人。
·保持一定宽松度的“放满”方式是比较理想的时间利用法。...把零碎时间当作一个事项之间的缓冲带...其实这种慢慢悠悠的时间里才会激发意想不到的各种灵感。
·把烦恼当作一个重大问题,并非在思考解决之策,而是不断地唠叨抱怨,却不肯改变现实,依然安于现状的情况。
·对于烦恼的人来说,一个良好的状态会让烦恼本身自动解除。...自然地过渡到不断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和切入点的阶段。
·癌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幸福的死亡方式。
并不是像心脏病或脑中风这种突然死亡的病症。
在死亡来临之前,还有力气来做想做的事情。
还能在死亡来临之前,全身心地用力生活。
·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几乎没有人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到释怀。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如何放手,
才能坦然地接受烦恼,
甚至衰老、患病和死亡。
·“断舍离归根结底是为了让我们坦然接受自身的、珍爱之人的死而进行的训练。”
·“占有”其实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是人类社会撇开地球、私自制定的特殊契约罢了。...我们要珍惜自己与所谓“占有的物品”之间极为偶然的缘分。当缘分终结时,我们要痛快干脆地放手。人世间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如此。
·断舍离是在“出”的思维的引导下,将物质、空间乃至自我内心精简化,让“此时此地的我”焕发人生光彩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