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是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我,超我和自我。本我即本能,由各种欲望组成,如性欲和攻击欲,以及后来弗洛伊德提出的生本能和死本能。它是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是燃料也是能源。本我所遵循的原则,是享乐原则。如果一个人只有本我,那这个人就会不顾一切地寻求各种欲望的满足。如同野兽。
2、超我,相当于是人格中的管制者,代表着道德。超我所遵循的原则,是道德原则。道德,即一个集体所认同的规范,它有家庭,社会,国家,民族和文化体等不同层面。当然,也有超出所有个人和集体之外的普世道德,或抽象道德。如果一个人只有超我,那这个人的所有行为的出发点,首先是它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3、在弗洛伊德看来,超我就是一个人内化的父亲形象,也包括类似父亲形象的社会文化规范,现代社会是男权社会,一个社会文化的规范,也像是由男性权威制定的。
这个说法特别能说明男孩的心理发展过程。
4、男孩有情欲指向母亲,并想与父亲竞争,但因为担心被父亲惩罚,转而认同父亲的形象,将父亲内化到自己的人格中,化为超我,并学会了遵守由父亲为主制定的家庭道德。
5、本我则是孩子自身的欲望。由此,本我和超我,就像是内在的小孩和内在的父亲的关系。
6、有的精神分析师并不那么认同弗洛伊德这个说法。认为超我也可以有母亲制定。由此本我和超我的关系,就变成了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父母之间的关系。
7、作为协调者,自我奉行的是现实原则,即环境允许一个人做什么,这个人就做什么。如果环境特别强调道德,那一个人的自我就将呈现出来的人格超超我的方向调节一下。
8、想到。如果环境是鼓励个性解放与自由的,那自我就将呈现出来的人格朝本我的方向调节一下。
9、比如,弗洛伊德所在的时代,是严重倾向于性压抑的,于是人们所呈现的样子,就像是超我占了上风,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性解放时代,人们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就像是本我占了上风。
10、自我如何协调本我和超我呢?这需要借助于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其实就是自我欺骗。一个人的自我,可以通过忽略本我,或者忽略超我的一些内容以试图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制造平衡。
11、如此看来,弗洛伊德讲的是一种平衡,有本我,有超我,还有来协调本我和超我冲突的自我,以及复杂的自我防御系统。
12、你可以问问自己,你的本我,超我和自我,这三者关系如何?如果将本我视为野性,将超我视为德行,那么,野性和德行,在你呈现出来的自我形象中,各占多少呢?如果你想理解自己的本我和超我的关系,的确,一个常见的线索,是去看看你作为孩童时,你作为一个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怎样的。
13、有一本书叫象与骑象人,就把人看作两部分,桀骜不驯的大象和理智的骑车人。骑象人可以驯服大象,但大象才具有“汹涌澎湃”的力量。作者的这个比喻,其实是将人的自我分成了骑象人。
14、第一部分,理性的头脑。非理性的本能,也就是那头象,是自我的代名词。
这是关于人格结构的二元论,将大象比喻成本我那么,弗洛伊德说的是超我,自我和骑象人又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往往只注意到了象与骑象人,也就是本我与自我的关系。比如身体的欲望冲动在涌动,但头脑却要管束它,并且我们还会以为头脑中的想法都是可以实现,但其实,这些想法大多来自权威提供的信息。
15、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代表人物,罗杰斯。人本心理学认为,无论是成为你自己还是自我实现,其中都有一个关于自我的看法,人最宝贵的就是你自己。所以,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把你自己活出来,而不是被文化规范所叫教化。
16、弗洛伊德的本我,是一个人的自身是本能。而超我,是权威与文化规范。但是,本我和超我是有冲突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能做到成为你自己了,因为本我中的兽性,像是极端的性欲,攻击欲等。所以要倡导成为你自己这个想法的时候,你本身应该抱着这样一个假设。你自己就是非常好的。这是人本主义的设定。自我实现者,或成为自己的人,都是道德高尚的人,而不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