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下水浒传里林冲这个人物吧
之所以分析这个人物,觉得他是作者塑造的最别有用心的人物,有很多容易忽略的细节。作者在这个人物的塑造上,有一点婉转和隐晦。不像武松,鲁智深等人那样直接。
林冲的职业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我曾一度以为这个职位很了不起,觉得好厉害。但是“八十万”这样响亮的三个字后面是“教头”,这是作者第一个迷惑人的地方。看似很厉害,其实只是个武术指导。真正掌握这八十万兵权的是他的顶头上司:高球
禁军二字可以看出作者不废话一个字吧,军也是最厉害的禁军。
很多人都以为林冲风雪山神庙杀了陆虞候,是林冲的最扬眉吐气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他性格的重大转变,由逆来顺受变成了奋起反抗。不假思索的我也信了,可是仔细想来,其实林冲从没有改变。他一开始就是要找陆虞候算账的,只是被陆虞候躲掉了。这是作者第二个迷惑人的地方。林冲从没变过。
林冲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但性格里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也特别突出。作者在开头写的第一个人物,和林冲的职位,能力是一样的,甚至遭遇也是一样的。(初中时看得第一章,看完这个人物,我再也没看原著[允悲][允悲])。他是王教头吧,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家里只有一个母亲,因为得罪了高球,立刻带着母亲跑了,啥都不要了[允悲][允悲][允悲],投奔别人去了,最后平安度日。估计这个人跑了,林冲才有了这个职位。这两个教头的对比,更显的林冲的迂腐和让人叹息。觉得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意味深长。林冲不是没有其他路可选,作者借着那个王教头已经指明了他并不是退无可退,可以带着家人离开,别的地方,也可以谋个一官半职。
再说下他悲剧的根本原因:他不遇明主。林冲到了梁山,受到梁山大王的排挤。
后来晁盖来了,他把梁山大王杀了,扶晁盖上位。
这里说明一件事:他不想成为大王,他只想辅助别人成王,自己好好做个臣子。因为在当时状态下,他有能力自己做大王。
或许他有自知之明吧,他只适合作臣子,事实证明,他是个合格的臣子,他有能力,但他辅助的王并不合格。或许是他知道王的责任重大,他才没有勇气吧,他也没有叫做贪心的野心。
可是晁盖并不适合做王,他没有听林冲的建议,导致他被敌人杀死。
后来上位的是宋江,他是一个合格的王,军事上有正确的判断力,会听取他人建议,会处理人际关系。但是他也有林冲的自知之明,他没有征服天下的勇气,直接向皇帝投降了。这是一条用生命换名声的不归路,他们无法征服天下,也不能抗衡宋朝廷真正的蛀虫。
或许善良的人忙着治理,坏人忙着坑害善良的人,这就是输赢的原因吧。
可是谁又能说宋江是好人呢?他只不过也是一个很想进宋朝廷高球、蔡京这些高官圈子的士人,只是没有机会而已,宋江很会做人,但并不能说善良,他一旦有机会可以进入这个圈子,他一定会抓住的。这不,他有了梁山的资本,于是渴望平步青云,所以坚定的向宋朝廷投降。
回来说林冲,他一样没有碰上好的领导者,因为宋江,他要给家人报仇,他不能向仇人反抗。
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时候,也没有遇见好的明君呀。
我曾以为林冲这么惨的人生,他的结局依旧是病死,为啥不像武松一样给个好结局,后来发现,作者是公平的,武松的反抗没有半点毛病,但是他,确实不配,他可以放弃高官厚禄,就可以保护好家人的。他也不报仇,他始终有些自私,不让他战死沙场,的确是对他能力的肯定吧!
他是水浒传里浓墨重彩的人物之一,也是作者最意味深长塑造的人物,我可以想象到在作者的真实生活中,一定有这个人物的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