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片立意来看,吴导可谓用心良苦,想要以此唤起社会和民众对日暮西山的传统文化传承与消逝的重视。当年张艺谋拍《活着》时,影片中也有对关中皮影戏这个古老传统的坚持和呼吁。从他们拍片的初衷上来看的话,这算得上是一部有情怀的电影。
从影片的拍摄技巧上来看,这应该是八九十年代那种农村故事片的拍摄手法,谈不上技巧,不过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拍。影片没有大起大落的剧情,没有正反两派的激烈对抗(戏剧冲突),也没有请当下炙手可热的大牌明星加盟(营销噱头),很平实的剧情推进(戏剧张力),给人一种真实感,亲近感,当然,因为缺乏戏剧所需的冲突和张力,对于没有农村经验的年轻观众来说是个短板。我想这是吴导对已经消逝的乡村文明的追思和坚守,影片给人一种浓浓的乡土气息,和令人无限怀念的年代感。整体节奏缓慢,情感饱满。
但这并非就说《百鸟朝凤》是一部多好的电影。它是根据作家肖江虹写于2009年的中篇小说《百鸟朝凤》所改编。剧情大致一致,但在结尾的处理上稍有不同。影片的结尾是以焦三爷的去世,暗示传统文化的没落和一代人对于传统的至死坚守。影片通过年轻人纷纷进城,吴导留给传统文化的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徒弟游天鸣站立在焦三爷坟前吹奏的《百鸟朝凤》似乎是一种隐喻:他吹响的是对传统文化消逝的挽歌。
小说中的结尾焦三爷并没有死,而是跟着另一个徒弟蓝玉进了城,成为了工厂的看门人。留下不知所措的游天鸣,为着答应过师傅的要把技艺传下去而孤独坚守,对未来充满未知。其实我更喜欢小说的结局,情感相对平淡,没有影片中随处可见的煽情或充满煽情的背景音乐。小说的结局显得更真实,师傅都为了生活另谋出路,只剩徒弟一人不知如何是好,这也更能表达出个体意志在面对城市文明对农耕文明鸠占鹊巢时的无奈和顺从。吴导改编的影片结局,看得出更多的是为了呼吁,引起重视,但唯恐力度不够,似是用尽了最后的一点心力和感情,没有小说的那种留白。感情似乎太过饱满了,显得浓稠,让人有些压抑,而不是感动。
同时,影片在人物的设定上,也有小小的瑕疵。焦家班每次溜活,还有最重要的传声,都能引来乡邻自发的鼓掌,这对从农村出来的我来说,多少觉得有些摆拍的嫌疑。知道吴导是为了烘托氛围,衬托人物形象,但似有些过了。焦三爷的农民身份与他动辄一大段演说的说辞也显得有些不符。我所竟见的农村老艺人,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如此娴熟地掌控语言和场面,他们只是个手艺人而已。虽然是吴导遗作,但不能因此对影片就降低了评价的门槛。但我表示理解,吴导太想拍出他要的那个效果,他有太多的感情需要宣泄。
有瑕疵的还有吴导对于乡村的描述,如今的农村凋敝贫穷,荒凉落后,早已不是吴导镜头下所描述的鸡犬相闻,阡陌相连,人人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从唢呐这一传统文化的没落,我们隐约推的出乡村文明的不复存在。吴导是把他有关乡村文明的一些美好和幻想都通过镜头呈现了出来。有写实的,更有写意的。总之,你看到的,并非真正的农村,即便放在二十年前。从《老井》到《变脸》到《百鸟朝凤》,可见,吴导不仅对传统文化,更对乡村文明充满了深深的留恋,他爱那片乡土。
这部片子在当下的社会发展阶段来说,多少显得些生不逢时,不仅许多的年轻一代早已远离农村,就连他们的父辈也早已离开土地。看影片时,虽然还能找到一些心理认同,文化认同的痕迹,但乡村文明已逝,传统文化早已不存在,他们也早已加入城市化摧枯拉朽的发展进程中,为了生活变得功利,肤浅,这也是影片上映后受到冷遇的主要原因吧。倘若在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九十年代末新世纪初,应该是部不错的电影。
抛却以上这些因素,单从个人喜好上来讲,我喜欢这样的片子。有网友也说:中国并不缺好电影,缺的是好观众。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好电影与好观众最终能不能见面,还要看一小撮人的脸色和全国各大院线经理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