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从大学的时候就认识并且相爱,大学毕业后走入婚姻的殿堂。之后一起创业,创办了一家公司,生育了一个男孩子。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
然而,婚后的一年多,丈夫与公司里的秘书相爱了,夫妻两人为了争夺孩子的抚养权打了官司。最后男方用强硬的方式夺走了儿子。搬离原先的城市。销声匿迹。女方怎么也找不到孩子跟孩子父亲了。
女方找到电视台,希望通过他们可以找到孩子。大家都在帮助女方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找到孩子,在哪里刊登广告?通过哪些渠道?
这时候心理学家李玫瑾老师给这个女生的提问让我印象深刻:
1.你今年28岁,在还没遇到孩子父亲之前的20年,你是怎么过来的,你可不可以生活的很好?
2.如果找到了孩子你打算怎么办?继续跟孩子父亲这样子纠缠下去?
3.在接下来的40多年的人生当中,你打算怎么过?
这是从《圆桌派》上听来的一个故事。对我影响深远的原因在于当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一些背叛的时候,面临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你站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你如何去面对,决定了你今后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被讨厌的勇气》,刚开始接触这本书我以为是做自己的一种态度。“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样的一种主张”。其实这本书的核心观念是我们以主动的姿态去掌握我们的人生。以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生活。重新去诠释完美遭遇的一切,客观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唯有改变的就是对它的认知。当你的认知改变了,你周围的世界也就改变了。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也许你反驳,我当然想要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不想去经历那些伤痛。那些经历伴随着我的一生。我想摆脱都摆脱不了,我怎么会去选择这样的人生?
事实上,我们会觉得自己的心情和情绪是根据外境的发生所决定的。因为亲人或者爱人背叛了我,所以我陷入了痛苦当中。这种情绪理所应当。
我们的命运不是由我们的过去的经历所直接决定的,虽然无可否定它会影响着我们的一生。甚至也铸就了我们的性格。如果我们想要追求幸福的生活,就必须摆脱过去的经历对于我们的束缚,经历本身并不会决定什么,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不同的意义。这个意义是可以靠我们的主观意识去决定的。
我们大部分的恐惧引发的各种不愿意做某事的行为,其实都是我们先有了"不做这件事“的目的,之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类的情绪。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目的论”。
我们刚开始很难去接受这种观点,因为我们都陷入了某种“原因伦”,所有别人会安慰我们:"这并不是你的错,这是那个伤害你的人的错”。这种陷入受害者模式的心态并不能让我们从伤痛中走出来。
当你不想改变的时候,谁也帮不了你
本书的开始提出的一个观点:“世界是简单的”,虽然我们的日常生活经常陷入各种复杂的纠缠当中,每天都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世界是简单是我们可以学习的认识世界的一种态度,让你不再陷入不可自拔的权利斗争当中。当在人际交往中,总想证明自己的时候,其实就陷入了某种权力斗争。
”期待改变“,这是我们面对亲子关系或者亲密关系当中的一个硬伤。
对于孩子,父母苦口婆心地告诉他,你应该好好学习,不然以后不会有出息。为他安排好所有的吃喝住行,只希望他好好读书,将来能有个好的未来。当父母付出的同时,也期待着对方可以改变他们的行为。
对于亲密关系,这种期待就更加致命了。因为大多数的人对于婚姻有着非常高的期待。等到了结婚,他的心就会安定了,这可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之一。寄托于这种虚无的期待,会让人们在期待中不断落空,陷入一次又一次的心碎。
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人生的3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我们大多数的烦恼也来自这3个方面。
在人际关系当中,如果可以不寻求他人的认可,不期待于他人的改变,那么我们就会轻松很多。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自我接纳,他人信赖,他者贡献的基础之上的。
你有没想成为那个你崇拜的人呢?为什么?因为他身上有你没有的品质或者美貌或者智慧。有自我接纳,学会从内在外在开始爱自己,呵护自己。肯定“存在即美好”的自我价值。我们对于其他人也可以更好地信任。不再以行为标准去批判别人。学会课题分离,我们只能做到影响他人,而不能改变他人。他者贡献是指在社会这个大的共同体当中,我们在付出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人们总把不可得的和未知的远方认为是幸福。我觉得幸福是一种需要培养的勇气。它不是虚无缥缈的。从此时此刻,当下开始就可以营造自己的幸福。每天都可以问自己:“亲爱的,我要怎么做你才会觉得开心”?然后去看到自己的需要,也尽力去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拼命向外界索取。当我们可以有这种成熟的姿态,也就离幸福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