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自己的文章拿不出去,每次写来自己都看不上,更别说给别人看了。长期看学生的作文,到头来自己的作文就和差生的作文一样了。昨天听了一节名师的课,心中有豁然开朗之感。原来和自己长期不读好文章有极大的关系。阅读少,日子俗,使自己已经越来越变成了家庭主妇了,这多可怕呀!
以前的作文写的也不错,我的日记有一大箱,年轻时坚持写日记,回头读的时候感觉就像读小说,无意之间写的东西到有生活感。
纵观自己文笔沦落,我深深感到,生活太乱心太乱,不能专心于一件事。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阅读,生活的范围太小,几十年如一日围着学生转,这样的日子谁说好谁就是骗子。你整天围着分数转能有什么丰富多彩的内容!肚子里只有那些写作的条条框框,背了那么多的概念,写作特点等等,自己也已经成了概念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无一不会,给别人讲起来头头是道,似乎是一个大学问家,写出来的文字却不如一个头脑里文章不多,文化不高而生活丰富的乡村妇女。我今天在这里深刻的剖析自己,为自己以往的自大而感到羞愧羞耻,为自己的无才而感到伤感。几十年浑浑噩噩,辜负了好时光,浪费了好年华,到如今身心疲惫,但热爱文学的情未了,我不断写,不断否定,想要求深刻想要求寓意,其结果读来别扭,刻意雕琢,就如穿着一身不合身的新衣服,无论是样子款式,还是颜色情调都和自己格格不入,要多么不自在就有多么不自在,站在镜子前左看右看都别扭。
我想,我应该把心里积攒的东西撂出去,让大脑空下来,让自己变成一个三岁小孩,从头学起。
几十年的教学,并不是没有感悟,我不痛恨教育,不痛恨自己从事了这个工作,我痛恨的是这几年的转变,把课堂变成了争夺分数的战场。新来的领导强烈看中分数,硬是要求在课堂上练考点,我们为了分数在打硬仗,我的语文观开始变了,像数学一样做题做题再做题,怕失去成绩,怕评比落后,我失掉了语文,失掉了文学,失掉了自己,失掉了那个年轻的心,失掉了那个快乐的大观园。变得功利,庸俗,肤浅。苏东坡有词“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我要找回自己,我要找到那个能起社作诗的大观园,让我回到自然去,让我回到生活里去,莫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做一个面对自己内心的人。不思量,自难忘,逝去的青春,逝去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