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第 35 次亮相。
关于本次分享
2018.11.15 是 SlideSign 一周年的盛典,创始人汤帅在微信群内进行了一次分享,点燃了当天线上活动的最高潮。特此整理如下,如果你还没在 SlideSign 的任何一个群内,请联系 SlideSign 小哥哥(微信ID:slidesign01)入群。
一周年分享 | Slidedesign
' 开篇 '
非常感谢各位来到群里,听我今天的一周年分享,由于我的粉丝都来自全国各地,所以没有办法一一见面,于是决定在群里进行这一次活动,也惠及更多的人。
今天晚上的小分享,是我非常简洁地分享一个自由职业一年、外加创业一年所经历的事情,其中每一个坑都是我的亲身经历,也都是读过的书和见过的一些大咖们所带来的反思。
这一次的分享并不一定是创业者才会有帮助,反而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实际用到的人生策略。
同样的分享,谁听得进去并在行动上有所改变,才是收获最大的人。
——
****Sharing Content****
- 01:方向坑 -
有一句话特别可怕: 大多数人都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
那么什么是真正正确的方向?这个问题没有办法给出标准答案,因为能涉及到的思考维度太多了,简单地列举就有这些:
1.与其更好,不如不同——敢不同,做自己;
2.所做的事情在过10年、20年,是不是一直处于上升行业?——做上升行业,用点线面体结构思考;
3.你做的事情是否符合人生的九宫格?
4.……
这些思考的维度都对,都仅仅能帮助自己思考。
回想起创立之初,我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靠谱的公司,找到一群有各自才能的人一起做一个不用太大的事业,但却能让自己圈子内因为我们的存在有所发展。
通过合理的付出获取合适的回报,让自己和团队成员能过得更好。
无论是创业者还是个人,专注于自己最擅长也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一直不会改变的正确答案。
做的事情能在一个正确的大方向上,那么你的努力就会在不同时间段上以不同的载体呈现,放心做就是。
移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知乎、微博、区块链、人工智能……
说实话,这些风口我都没有抓住。
回过头来看,我们身边确实不缺乏机遇,但是有很多人错误的把身边所有的机遇都当成了自己的机遇。
——
****Sharing Content****
**- 02:风口坑 **- ****
今年年中,我带着团队也做过几个抖音号,也是跟着抖音的风口盲目做起来,花了不少额外的时间,但是最终收效甚微。
因为当时做的抖音号是「无用的冷知识」「奇人异事」等账号,和自己并没有关系,所以也没有办法形成合力带来转发。
最后的结果是把自己的精力分散了,原来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上,反而耽误了正确事情的进程。
如果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细分领域不断的积累,****那么当真正有适合自己的机遇存在的时候,才容易一飞冲天。
所以我才会说跟你有关系的才能够叫做风口,跟你没有关系的,只是你逃避现实真正要成长所需要付出努力的借口。
现在抖音号是:slidesign ,时不时会发作品,可以关注一下,但我们的核心还是最终呈现的产品,这个不能忘了。
——
****Sharing Content****
- 03:只看现在坑 -
人一忙起来就容易迷失,想要逃避现实的最好策略,就是让自己深扎于现实之中。做现在的事,赚现在的钱。只需要机械的运作,不用动脑,反而是最容易的事情。
但说直白一点,「埋头拉车不看路」是勤奋、也最没有风险规避能力的做法。
做未来的事,赚未来的钱——先有这个意识,再思考怎么进行。
尽量做一件事情,能够达到多个目的,为未来铺路,不要醉心于即时满足,不断强调递延享受的重要性,是和自己的人性做斗争。
当然,与这个坑相反的方向是:只关注未来,不关注现在。一切都是以有足够收益以存活下来为前提,不要太过矫枉过正了。
——
****Sharing Content****
- 04:成本坑 -
这句话并没有一个实际的理论依据,但是我最近几个月开始以这种模式进行思考,各位可以看看我的想法对不对。
大多数人是这样计算自己的时间成本的:如果按照月薪10000计算,一个月休息8天,每天薪酬应该是454元,那么如果今天自己能赚1000元,就是非常划算了。
真的是这样吗?最近我开始颠覆这个想法。
我开始意识到,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如果对未来没有价值,那么这一个时间成本有可能是两倍或者三倍收益才能弥补缺失。
如果已经理解了上面的那一个只看现在坑,那么对于这一个成本坑就会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1.因为我们要把我们做长线事情的机会成本算进去
2.也要把自己不做这件事情,而改做其他的任何更有价值的事情的成本算进去
把这两个成本叠加起来,就会发现现在做的无谓的事情成本特别高。
在这里说这个,并不是希望大家不要休息,而是希望能够意识到自己有效工作的时间成本,来提高工作效率,让时间发挥更重要的价值。
人每时每刻做的事情,都会对未来有影响的。
——
Sharing Content
- 05:人脉坑 -
我遇到特别多社群里面的人,进入一个新社群以后,就不断添加别人,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也这样做过,后来发现这样做的意义并不是特别大,甚至可以说会有反效果。
在创业之初,特别是今年的上半年,我参加了特别多的社群以及线下的聚会,有很多都是第一次见面约一个饭,或者是参加某一次的论坛,互相加了微信。
当时我的逻辑是,因为我的创业类型比较特殊,大部分人身边也没有这样的PPT定制的朋友,那么如果认识更多的人,就更有概率能够提高曝光。
但当偶尔几位新认识的朋友可以有助于业务的时候,再聊天就已经失去了当时的氛围,两个人的关系再次成为了两个陌生人。
就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萍水相逢的交往并不能带来很深的友谊,唯一通往真诚的道路就是「真诚」。
减少无效社交,把心思放在真正的朋友身上。
——
Sharing Content
- 06:亲自动手坑 -
创始人投入太多实际的业务会有问题,问题在于你把本来应该同事的事情给做了,同事会越来越依赖你,而你的工作只能自己加班完成,最终结果是自己累得半死,团队成员等着你给反馈。
如果有时间尽量抽出来做些更高价值的事情,大家都在忙于细节,就不会有人抬头看清这条路的方向,也就没有办法抵御可能的风险。
这在《别让猴子跳回背上》这本书有特别多的阐述,管理者必读的一本书。
我意识到一件事情:如果说有什么事情会导致我们团队的产出降低,最根源的最终将会是“我亲自参与每次设计”这件事。
创始人投入太多实际的业务会有问题,问题在于你用制度解决,让制度教会伙伴,会比自己亲自说出来要好无数倍。
陈春花的《管理的常识》可以参考。
——
Sharing Content
- 07:想象坑 -
我总有很多幻想,很多时候甚至以为自己已经实现了,更多的时候会思考我几个月之后的战略。
但实际上反过来会发现自己很多时候并没有做到自己设想中的执行,所以并没有达到自己要的高度。
我曾经想象过自己拥有多么强的技术,我想象过交了多厉害的朋友,也想象过自己坚持写教程、做分享、晒作品。然而..
——
Sharing Content
- 08:努力坑 -
其实在创业之初一直到最近,我都一直陷入了一个特别大的怪圈:一直都在让自己的和团队通过努力来做更多的事情。
「我会加油的」,反过来说这句话其实害了很多人。
能够看懂形势,定好制度,轻微努力,那么这件事情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了。
只懂得努力来解决问题??
当收到不合理要求时,我说我会加班完成的;当需要提交的日期砍了一半时,我说我们都可以的。
其实这是在一次次不合理的对待中,压迫了自己压迫了团队,最终的结果是让大家在不开心的状态中被迫努力——团队就像被绑在一匹奔跑中的战马,停不下来。
如果一件事情你可以设定一个制度,比较轻松就能完成,那么这件事情你再加把劲儿,成功的概率就非常大了。
但如果这件事情你要非常努力才能完成,那么当你弦绷断的一刹那,整个团队就会崩塌,事情就直接办不成。
在这里还有一个更坏的情况:如果通过你一味的努力,却一直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那么可能真的是这件事情并不靠谱,是整个环境在给你负面的反馈——教你这条路不适合你走。
能够看懂形势,定好制度,轻微努力,那么这件事情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了。
——
Sharing Content
- 09:竞品对比坑 -
曾经有一段时间不断瞄准和自己同步崛起的团队,也会尝试不断搜索其他隐藏的团队,看到一个竞争对手的加入,就会带来一阵焦虑。
这种体验每个人都会有,从读书到工作,彼此比较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这一种不断的对比之中,却慢慢的迷失了自己,只会不断的放大对方的优势,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不断的用自己的短板和对方的长板做比较,最终把整个团队做成人不人鬼不鬼的四不像。
所以你看到的这些团队,都只是刚好你们认识而已。
既然没有办法防御,还不如把自己的目光投放到身边的朋友上。
想想自己有多久没有把目光放在别人身上,真心的祝贺别人,真心的帮助别人。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一直醉心于自己的事业,却没有抬头看朋友的事情。对真正欣赏的朋友的关注度不够,也就不能学习到更加跨界的知识。
从今天开始,把视线转换,就能获得更多。
——
Sharing Content
**- 10:取悦别人坑 **-****
无论创业还是做人,太多的时候都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圆滑的石头,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游刃有余于各类人群之中。
但是这样渐渐的会发现自己很累,因为不但磨平了棱角,自己的偏好也不再清晰。
有时候我特别羡慕一些敢于说真话的人,因为他们能够在这一个点上绽放出尖锐的人格魅力,他们的锋芒会容易让人侧目。
服务好身边的一群人,找到自己的同行者,一起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