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几天我带小孩去超市"入货"日常用品,我照常买些平时用的东西,逛到熟食品的架子前,我家小叮当要我买寿司给他吃,想着平时也很少买零食,买点寿司这些主食类也啥什么大影响,我便答应他这个小要求。
在超市卖熟食的地方还很贴心的安排了两排凳子和桌子让顾客买了食物付完钱直接吃通常那些位置都是人满为患的,我们好不容易等到一个凳子,我刚准备叫小叮当坐下去吃,这时来了一对夫妇带着五个孩子来了,那个气势真可以说是浩浩荡荡,他们一来就直接拉起我们准备坐下的凳子,我想着我自己就算了,大人让着你们这些小朋友坐,但是我儿子那张他也要坐着吃啊,他们也不问就打算拉过去坐,我只能说这张我们要坐的。那几个小孩也不说话就眨巴着眼睛看着我们,感觉我是坏人干了坏事一样,我心里苦啊,我已经不计较你把本来我坐的凳子拉过去了,但我儿子的凳子我总不能还让出来啊,我小孩也要坐下来吃东西的。
于是他们浩浩荡荡七个人(五个小孩再加爸爸妈妈)有三个小孩和妈妈坐下了,另外两个小孩和爸爸站在旁边也吃起来了,我看了一下他们一人一碗炒粉,外加一人一杯豆浆,另外点了些凉拌。当时我心里就想着这样简简单单的都要一百来块吧。而且我看一下他们的衣着打扮,小孩子也不哭不闹,就安安静静的也不说话,想必是留守儿童放暑假了过来城里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小住一段时间。
当时我儿子吃的是寿司和牛肉,还有鹌鹑蛋。他们几个小孩一边吃着自己碗里的炒粉,一边盯着我儿子的食物。眼睛里放出的信息就是很想吃,很想吃,但他们不闹,也许是习惯了不敢表达自己的喜好,也许是怕表达了父母不同意,毕竟这个想吃,另外四个也要买的话,那不是小的开支。如果家庭环境好的就无可厚非了,但家里环境一般,而且父母又是在城里务工,无论买什么都要买五份,想想都害怕。
在他们几个的映衬下,我觉得我儿子就像个太子一样,每次去超市都要买玩具,倒是零食我不给买。那天我儿子穿着件白衬衣,我怕他弄脏衣服,给他准备好纸巾还有擦手布,让他随时可以擦手。我还要给剥鹌鹑蛋壳。人家几个小朋友都是自己安安静静的坐着那吃,就算站着的那两个也没意见,就吃呗。有一个姐姐估计是老三,五六岁的样子,想喝豆浆,刚开始拧不开盖子但她也不出声向父母求助,只是默默的擦擦手加把劲再拧,最终打开了。只见她手都红了,但她还是不做声,轻轻的吹了下手就若无其事地喝下了似乎很美味的豆浆。
我当时看着有些心酸,所谓穷人家孩子早当家就是这样吧,也许是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平时有事都是自己解决,不习惯找父母。毕竟平时都是爷爷奶奶抚养,而且爷爷奶奶在家抚养五个孩子一定是忙不过来吧,那还有时间管你这些小事。
后来我有带我家孩子去到商场玩,他一到商场就走不动了,里面是各种琳琅满目的好玩的东西。但前提条件是40块一小时,相信大多数家长都很熟悉了,在这一小时里你可以玩商家摆出来的各种游戏项目,像钓鱼啊,太空沙啊之类,我当时心里的第一感想便是我一个小孩在玩,一个小时就得40块。如果是那户人家五个小孩都要玩的话这成本着实有点高,玩一小时就得两百块大洋啊。一般家庭都难消费吧。我并非针对那户人家,其实现在这种物价条件下,一个小孩即可,两个刚刚好,有钱人家可以生三胎。但一般都普通家庭生五个是不是太多了些。本不富裕的家庭也被严重拉低了生活水平。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喜欢小孩,多生也不是错,而且等到老了,儿女成群是一件幸福的事。但你有没认真想过一个问题,也许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小孩时你能精心花钱去培养他,但五个小孩,比如上个培训班,一个小孩是2000块,一个小孩的话可能一学期会上三到四个培训班,也就是一学期最低培训班的消费一万块,但五个小孩是不是就得五万块了。而且这只是上培训班的钱,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花钱呢。面对这开支,如果负担不起那就得不那么用心培养孩子了。
一个小孩时,或许在你的精心培养教导下能上名校读好大学,但小孩太多那岂不是管不来那么多,就靠小孩自己的自觉性了。可能出现叛逆期你都无法管,因为孩子多管不过来啊,只能放任自由了。
我也并非说排斥生的多,但我觉得生多少应该量力而行,不应还像改革开放前一样一昧的生,不应因孩子太多而严重降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