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进行了一单元测试卷的评讲和《感受空气》一课的教学。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对空气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它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气体。本节课学生要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观察空气的这些特点。
本节课我设置了两个游戏和一个感受空气环节,第1个游戏让小组第1排同学分别用杯子,自封袋和篮子(会漏水)作为容器。盛放积木,水和空气,并将他们传递给下一位同学,直到最后一位同学,最后一位同学负责检查是否有这三样物品传到手中,确认后再次传回第1排。每一种容器只能盛放一种物品,并且在传递过程中不能将物品洒出或掉出容器,看看哪个小组又快又稳又安静。如果在游戏过程中有小组出现了自封袋没有封好空气泄漏和水洒出来的情况,就可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借此对比出积木,水和空气的特点——积木有固定的形状,水和空气没有,都会流动。如果没有出现这些情况,可以通过比较三种物品,哪一个传递的最快,哪一个传递的最慢(要包括计算开始盛放物品的时间)。紧接着进行第2个游戏,小组合作,将自己的三样物品从自己小组的三个容器中传递到另一个小组的三个容器中,学生会发现同样是会流动,但空气比水更容易泄露,更难传递。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学生先掂一掂,装满空气的自封袋和装有水的杯子,会发现空气特别的轻。捏一捏装有空气的袋子,发现装有空气的袋子会鼓起来,但是摸上去软软的,感觉里面没有东西,又好像有东西。看一看,老师演示气球和积木从同样高度释放,谁先落地,抛气球和积木,看谁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久,学生再一次感受空气的轻。因为空气轻和软的特点,使得它比水更容易流动,更容易泄露,同时也能充满各处。最后总结让学生说一说,我们用了哪些观察方法来观察空气的特点,最后发现看闻摸三种基本方法,我们还没有闻,于是让学生用鼻呼吸,感受空气的气味。将总结的特点用气泡图呈现出来。
思考:1.气泡图和思维导图有什么异同?2.本节课探索的空气的特点,学生基本在一年级就已经有认识,所以重点不是认识这些特点,而是学生亲身用感官去感受这些特点。3.本节课探索的空气的特点,大部分与一般物体是有区别的,但空气也是一种物质,那么它和一般物体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呢?一定要让学生去思考,在本单元的后续几课中就会一一探索空气与一般物体的一般相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