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网友的自述
小学二年级,家里做太阳能热水器的生意,日子还算过得去,但比起楼上几乎人家(公务员、大学老师)就差很多了。
平时放假就是跟着我妈在店里玩,说是玩,其实就是一个人发发呆,折纸。
有一天楼上几户人家组团去超市,路过我家店,看到我一个人无聊在发呆,就和我妈说:“这样太孤僻了,不好,要不让我们带他去逛会超市。”
我妈其实是不想的,但看到他们说,也就同意了,然后偷偷拉我到旁边,规定我不要买贵的东西,我很开心地同意了。
到了超市,他们家的小孩像龙入大海一样,兴奋的挑玩具。
而我的玩具一直只有一个青蛙天使的布偶。
我谨记我妈的教训,只偷偷买了一套九块九的塑料铲子,耙子之类的玩具。因为我家店后门有一堆以前施工留下的沙子,我想着买这套塑料工具就不会那么无聊。
那些大人都夸我懂事,只有那些同龄人直说因为我家穷。
回家之后,先看到爸爸回家了。我很兴奋地把新买的玩具给他看,他顿时脸就黑了。问了我价格之后,一巴掌把我手上的玩具打掉,又一巴掌扇过来,打完又骂我:“买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当时我被打蒙了,没敢哭。
我妈听到声音,从后门进来,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之后,直接一脚踢过来。她当时穿的是高跟鞋,鞋尖踢人非常痛,她疯了一样一直踢。
我忍着没哭。
他打完之后,把我叫到一旁说:“你都多大了,买这种三岁小孩玩的东西有意思吗!你怎么和楼上叔叔阿姨家的小孩比啊,比得了吗?一点都不懂心疼父母,真是白眼狼!”
听他们这样说,我才开始哭。
自那以后,我再没买过玩具,那套塑料玩具也被挂在墙上。每次看到它,我都觉得屈辱、不甘。
后来,我有了一个弟弟,我读初中的时候他正好二年级。一天放学回家,他央求我把墙上的玩具拿下来给他玩,我有些激动说:“你都是大人了,不要玩这些幼稚的东西!”
我妈正好看到,狠狠瞪了我一眼,说:“他才多大啊,拿给他!”
她转身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嘴里碎碎念:“这是啥时候买的,怎么不记得了......”
看完网友的自述,小编对他只有心疼......
在他初二的时候,弟弟想要玩具,他用当时父母教训他的口吻教训弟弟,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在他这个年纪他得不到的需求,他就理所应当认为这个年纪同等环境下的弟弟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样,他才会觉得公平。
然而,母亲的做法让他更加绝望,让他知道了真相:那个玩具并不是只有三岁小孩才能玩的,只有他不能玩,父母对他的伤害已经忘了,对父母而言,他童年的阴影已经被父母抛到脑后了......
也许9.9在当时对他的父母来说很重要,然而,再重要,有孩子重要吗?
经济再紧张,买个玩具的钱总是会有的,关键看父母如何定义这个玩具。
有些玩具对父母而言是垃圾,对孩子来说却是宝贝,是陪伴自己玩耍的伙伴。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经常跟孩子说:“我们家很穷,比不上其他人家,你这个不能买,别浪费钱。你不能跟他们家的孩子比,他们家有钱等等......”
孩子小的时候自然会相信,为了不让家里“没饭吃”,常常舍弃很多他想买的东西。
父母的目的确实是达到了,但这句话造成的后果却是父母无法预料的。
经常在孩子面前说穷(无论家里是不是真的经济困难),孩子在同龄人面前就会感到自卑,抬不起头,觉得低人一等。
很多想买的东西也不舍得买,担心家里负担不起。
一旦到了叛逆期,孩子出现去偷去抢的情况都不是危言耸听。
小编觉得,真正的经济困难的人是不会将穷时常挂在嘴边念叨的,他们所处的环境就能让孩子意识到家庭的经济情况。
反而是经济一般的家庭,父母时常将“穷”挂在嘴边,为的就是让孩子能节约用钱,不乱花钱。
想让孩子节约用钱,学会规划理财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个,然而很多父母却选择了下下策......这不免让人叹息......
父母等着孩子的道谢,孩子却在等着父母的一句“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