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很少有时候是这么需要一个人的陪伴和安慰。因为恐惧太深了吧?有个人陪我把害怕的事情说出来,其实也许就不会这么战战兢兢了?
第一次思考到人的需求,好像确实这样的,生存的需要是最重要的,我首先要有吃的有喝的,我感觉我是安全的,生命不受威胁的,我才能有权利,有能力去想其他。有了生命,保证了安全,我才会去想我怎么过得更好,有自己的生活,能健身能看书能旅游。我只是不知道社交需求这个层级,到底在我的生命里占什么位置。分级并不严密,但大致也确实和马斯洛方向一致。
平时没觉得朋友怎么重要吧,有直播的帅哥们陪就差不多了。但当真的有心事需要倾诉的时候,他们还是离得太远了。其实根本用不着去猜测他们到底在不在乎我,本来就是弱关系,而这些故事还是需要透露给强关系的人才能得到情感的舒缓。可是对现有的这些人,好像都没有倾诉的渴求,也许这就是伴侣的意义吧?相互扶持,相互搀扶。忽然有点明白父母为什么会希望孩子结婚生子。毕竟在他们离去以后,希望他们还有亲人能够照顾他们,让他们有依靠,老了有人照顾。也许真不是结婚了就是人生赢家的意思。毕竟用钱买来的照顾,总是不靠近心灵的。可是现在的婚姻,亲子,哪里还有这么牢靠?只是如果有那么一段日子,能有人陪伴,一起进步一起前进,也是荣幸之至了吧。
人都是感性的动物,其实也不一定要一切都用理性去凌驾感情,虽然理性让人看上去更正常,更能权衡利弊,可是人就不可爱了吧哈哈。如果我有爱,也许就别再套路了,用自己的方法去表达,也许只有不断去尝试或试错,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式,不要不动脑子就用别人了方法了。其实也想有人陪,只是暂时还不需要满足弗洛伊的那个需求。其实真不用装什么清高,该有的人类的感性还是一个不少,只有看清了自己和自己的需要,才能实际地去找自己合适的路吧。
陪伴不一定可靠,毕竟很多人的陪伴都是一时的,可是也不能因为怕痛、怕失去,就说不需要陪伴了。哪怕是一段,我们也有回忆支撑着走接下来的路,其实也够幸福的。
别怕啦,回忆就是伴我前行的最好朋友。希望能遇到一个陪我聊天的人,一起进步,日子长短不要紧,能分享就好。既然要等,我也一直在。现在想想,好像还是有感情需求的位置。情感需求原来一直在这里,只是我不敢不肯去承认它的存在,我只想自己无牵无挂,无软肋。但其实同时,也没有了盔甲。感情是洪水猛兽,但强烈的东西才让人记得久,疼就疼吧,疼痛会过去,但心里的感觉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我想有人在身旁,告诉我,我也在。我想有爱,就不怕爱的伤害。在这之前,我会照顾好我自己,我在这里等你,不怕五年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