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园
她一生孤芳自赏,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与人交流也总是随性而言。一辈子把自己定位于高层次的位置,除了宋美龄是她人生的标杆,她从不折服任何人,她一生碌碌无为,最热衷的就是不失时机地赞颂着自己。后来遇见担当、有责任,里里外外一把手的丈夫,处处包容、体恤她,让她更加恃宠而骄。再后来,三个孩子事业有成,家境圆满,对她尊敬、依顺。她的后半生都在安逸、宽裕的环境里生活,加上性格里的话唠与总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言语方式,使得她身边除了自己的孩子,并无特别亲密的人。她似乎一生都不曾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
尽管后来丈夫离世,三个家庭一共有了9个人,也是热闹非凡的。她依然只是围绕子孙转,工作了一辈子她却总不会跟人相处,跟人太过接近就会因为言语出现矛盾,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是跟她的孩子也能满足。一生除了说话、看电视、喜欢热闹,没有其他任何兴趣。这些,也使得她在逃避和短暂的忘却中,将一生耗尽、虚度。
年老之时,身体日渐衰弱,直到有一天,她的脚因跌倒被摔裂,生活需要人照顾。孩子都很忙要为她请保姆,她坚决拒绝的理由是邻居都知道她孩子多,却要请保姆会看不起她(可能她一直都是以这种心态对人)。因为她一生只在乎自己,只相信和包容自己,要完全依赖孩子又极度怀疑她们,最后也弄得无可奈何的孩子只能尽量躲避她。因为性格使然,她越来越孤独,总是觉得,她表面张狂、口不遮拦,盲目自负,但内心始终孤苦无告。这也使得她在年老时,成为了一个沉默、再无话语的人。
如同大多数中国老人一样,她终究无法在平静中度过自己的晚年。我想,每个人之间都承担着各自的命运,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业,无法逃避,就像命中注定的一样。她因为性格使然,在年老之时,饱受肉身和精神之苦。但终究学不会审视和改变自己,保持一颗豁达的心。终其一生,都不曾想过要改变自身与他人、外界的关系,让自己成为一个柔软、随顺的人。以至于年老时,让活着成为了一种折磨。
而我,因为性格中本就是个自律又自省的人,习惯了默默承担事实。年龄越大,越学会了随遇而安,不想再挽留什么,相信该在的不会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取必然,顺其自然。 遇见的人多了更明白了,哪些人值得用生命去珍惜,哪些人只适合绕道而行。 我们每个人都有需要承担各自的业,完成该完成的事,是命运赋予我们的责任。
我经常告诉自己,别人想什么,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强求不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则,好好生活。它使我在命运的浪潮中,即便外界不断如海浪滔天、云层翻滚,但心念始终坚定,尽心生活,用力做好本分之事。对别人尽量给予宽容,命运也就是在这样的接力中,有了一个又一个的分水岭,也是生活中一次又一次新的开端。
人在顺水或逆舟中航行,前行或者后退,努力或精进,只是为了无限的接近自己,让经历不被辜负。且知道,这期间所有的付出和收获,都是徒劳。我们终将有一天都会归于尘土,唯有灵魂会一直生长。而这期间经历的命运种种,是我们需要努力越过的坎。就如同我们抵达新的彼岸,需要淌过河流和岩石,面对激烈与动荡,翻山越岭,只为看到新的景象。也是为了得到不一样的人生。
这山长水远的人世,终究是要自己走下去。人在旅途,要不断的自我救赎。不是你倦了,就会有温暖的巢穴;不是你渴了,就会有潺潺的山泉;不是你冷了,就会有红泥小火炉。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几处不为人知的暗伤,等待时光去将之复原。我们在时光中流转,到处都不是故乡,世界只是暂时让我们享用的一间房子,连同它的美丽、严酷、多姿多彩一齐出租给我们,而人离去的时候带不走房子,千万年来,这间房子已经换了无数的房客,房客和场景对于房间来水只是它一个个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