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我们要想获取一些信息,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搜索,有了各种搜索工具,我们好像就具备了一种无所不知的超能力。
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搜索到的信息比较零散,有时甚至是真假难辨,以致于我们花费大量时间搜索了信息,却无法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把想要表达的问题讲明白。
今天读到“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老师的《佛畏系统》一书,才明白,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学的并不是简单的搜索,而是”调研“。
调研就是通过一点点的线索,对问题进行追踪和深入挖掘,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好的调研要满足三个要求:
一是高质量,就是对某个问题的回答能形成一个认知闭环;
二是要可信,就是说你所采用的资料来源要有权威性,比如科学论文,而不能瞎编乱䢪;
三是要有好的表达,也就是说你所形成的观点要让人一看就能明白。
简单地说,调研就是运手综合手段,从公开的信息中找到自已所需要的东西,然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像,把一个问题给说明白。
具体该怎么做呢,万维钢老师给我们了四个步骤:
1. 把问题变成一个可调研的提问,也就是找关键调,设限定条件进行搜索。
2. 时刻明确当下的问题,在脑子里形成一张逻辑脉络图。
3. 运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对关键信息进行比对,验证。
4. 按照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把问题讲清楚。
按照这份调研的心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和识形成一个体系,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