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来胥宇爰得我所,修其天爵教以人伦
◆ ◆ ◆
文 |石禄生
1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从社会人口学的角度看,它就是一部浩瀚的迁徙史。而这部迁徙史,倘若以姓氏为基本单元,则可以划分为无数个迁徙章节。
根据《中华姓氏大辞典》统计,中国的姓氏多达近两万个,其中人口最多的当然要数我们通常所说的“百家姓”。
从史前时代开始,古人就习惯迁徙。在这漫长的迁徙岁月中,人们最初以部落为单位,后来则以姓氏为单元,不断地上演迁徙的戏码。
这种迁徙通常并不是全员出动的,而是某一部落或姓氏中的部分成员,主动求变,另寻他处开疆拓土,重新建立美好家园。领头的人,通常被视为新家园的开基始祖。
这样的群体性迁徙故事,在古代社会从来没有间断过。因此,每一个地方的每一个姓氏人口,心目中都装着自己的开基始祖。
那么,带领部族人员或同姓子孙完成大迁徙的领头人或开基始祖,他们在建立新家园后,最看重的一件事是什么?那就是确立规矩,形成自己的家风文化。
而对他们的子孙后代来说,若干年后,也必定会以某种形式来缅怀、纪念或重新强调,开基始祖的丰功伟绩以及先人确立的家训。
品藏天下牌匾馆现藏有一对精美的古楹联,上下联为:“聿来胥宇爰得我所,修其天爵教以人伦。”这副楹联内容,体现的就是古代家族的开基文化。我们且来试论述之。
首先我们用大白话来解释一下这对古楹联的大概含义:“通过察看地基风水,得以建立了我们的美好家园;自我修行,积善成德,教导子孙遵守伦常。”
乍看对联,再对比一下白话含义,颇有些晦涩难懂。这一点,我们稍后再详述。
就其内涵而言,显然这副对联描述了一个部族开基创业时的情形:察看地形地貌,建立房屋居所;然后树立修行积善的家风文化。
这样的描述,既可以看作是开基一辈用于自我勉励的警世语,也可视为后辈对开基前辈的缅怀记述。因此,该对联是古代典型的部族开基始祖家风启示语。
2
接下来我们具体诠释一番上述楹联描述的情境。
首先是上联:“聿来胥宇爰得我所。”这是一句先秦语法古文,现代人读来相当地晦涩。该句对联典故出自古代《诗经》总集中的《大雅·緜》篇,该诗篇中有这么一句:“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大雅·緜》诗篇全文晦涩难懂,这里就不全篇摘抄了。重要的是,该诗描述了周朝王室的先民,也就是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即古公亶父,率领周部落族人从今陕西彬州一带,迁徙至今陕西宝鸡境内的歧山一带,开基创业的故事。
诗中“爰及姜女,聿来胥宇”,说的是:周太王娶了姜氏,共同考察地貌风水,建立了家园。
其中“爰”字,意为于是、就,用于衔接前文(此处不赘述);“聿”字,古文字中的发语助词,没有特别含义;“胥宇”,察看地基之意,也可理解为看房屋风水。
值得一提的是,《大雅·緜》后文还提到了周文王:“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具体什么含义就不考究了,反正说的是后来周文王继承了周太王的事业,壮大了周民族,并建立了周王朝。
由此可见,《大雅·緜》描述了周王朝从开基创业到建立政权的过程,重点追忆了歧山周部落族人的开基始祖周太王的功勋,以及其孙子周文王的立朝之功
众所周知,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古王朝之一,存在的时间长达八百年。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周王朝可以算是中国汉民族人们心目中共同的远祖图腾。
亦因如此,不管哪一个姓氏,都可以将周太王创业的故事,当作是与己有关的家训家规题材。
基于上述背景,古楹联“聿来胥宇爰得我所”,顺理成章是也。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在家族开基创业初始,前人千挑万选,考察好了地形风水,才建立家园的。这不就是古代人们迁徙的通用模板故事吗?
3
我们再来看古楹联下句:“修其天爵教以人伦”。这句话的含义再显然不过:迁徙的一代,在选好了新家乡,建立了新家园之后,接下来就要确立家族规矩了:修行积善,教导子孙。这就是树立家风的初衷。
下联全句中,最关键的词语是“天爵”,其明面的意思是天赐的爵位,实际上是指一个人的德行,即仁义礼智信那一套儒家价值观。
因为,在儒家思想看来,一个人只要修行得道,积善有德,那就是天地间最高级的人,这样的人自然爵位等级最高。
“天爵”的说法,源于《孟子.告子章句上》,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孟子这段话全文大意为:爵位有两种,一种是天赐的,一种人赐的。仁义忠信,行善积德,就是天赐的爵位;三公大夫位,是(君主)人赐的爵位。
古时候的人,重视修行积善(天爵),而高官厚禄(人爵)是顺其自然的结果。今天的人,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高官厚禄,如此本末倒置,得到了高官厚禄者就会丢弃修行,思想如此糊涂,终将自取灭亡。
看这段文字,颇有意思的是,孟子本身是远古之人,但他在文中却也追崇之前的“古人”,显然他说的“古人”基本上是指周代及以前的圣人们,譬如尧舜禹、周太王、周文王、周公旦等。
孟子的这段叙述,体现了典型的儒家价值观:无论何时,为人的德行都是第一位的,绝不能让功名利禄凌驾于道德之上,否则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就会坍塌。这样的警示语,放在今天的时代去看待,尤其显得弥足珍贵。
如果说读书、教育是修行,那么教育功利化就是对其本义的最大违背。一个人读书,是一场自我修行,以使个人的心智得到健康的成长,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如果读书都是为了考211、985,只为前途利益考量,其他的毫不在意,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有问题的,它终将使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下滑。
孟子的警世语,在今天的时代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应验,那就是以分数为第一位的功利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最大痼疾。所幸有识之士和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年来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努力扭转功利教育的势头。
就在近日,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第一条就明确提出了“坚持以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可以说,这一意见跟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的“修其天爵”的主张,是完全吻合的。
综上所述,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古楹联“修其天爵教以人伦”,不由得感叹古人以家风训示为主的教育智慧,实在是超乎我们的想象。
常闻有些今人发谬论说:“向古人看齐是一种历史倒退。”但在“修其天爵”(修行积善)、“教以人伦”(素质教育)的问题上,古人真的是我们的良师。由此,向古人致敬,向古代家训家规文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