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早上我看到你凌晨发的微信,短短几句。你说希望见面吃顿饭,聊聊人生理想,最近过的怎样?能够看得出你很激动,知道你有很多话要讲。但是转念一想,还是不要回复为好。
一来,我想你发这样的邀请是因为深夜激动所致。二来,我想这样的闲扯型的聚会成效不大。
为什么说是激动所致?
我点击打开文章,那篇文章大致是鸡汤文节奏。主题贴合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展现了生活的各种可能性,是让人很有启发,很多感悟。我猜想你肯定是最近一直有类似的困惑,更加的促使你思考这类问题。
所以,当你看到文章给你展示了人间百态,你当然期待能够与知己好友相聚,激发出一些思维的火花,说不定能够帮助大家一起成长。
为什么说成效不大?
纵观以往的碰头,事务性的聚会,如吃饭、看电影、打羽毛球、看展览等等往往效率很高。正因为目标明确,而且是否达成指标性很明显。但是谈论性的聚会,因为关系很熟,几乎无所不谈。到了最后,交流基本上流于表面,或者重点不突出,或者开启吐槽模式。跟自己期望的结果往往相差比较远。
我在想很多时候,问题往往不在于别人告诉你什么,更多的时候,在于你自己内心想要什么。
前段时间,我和一同学聊天,聊到如何遵从自己内心的问题,她给我的回复如下:
成熟和圆滑不是一回事,知足和温水煮青蛙也不是一回事。年轻时的想法也许是幼稚的一厢情愿,也许不是;现在的想法也许是对平庸的妥协,也许不是。怎么分辨?很简单,对自己诚实就好。
但凡对自己有足够了解,再花点时间沉下气来跟内心对话,总会找到些答案。如果现在的自己确实够不上内心的准则,那就承认这一事实,然后用行动改变。如果以前的想法的确是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那就心平气和地接纳自己的改变——毕竟,想法和认知随着年龄阅历而改变实在是最自然不过的一件事了。
如果你觉得以前的想法在那个特定的时间段内没错,现在的想法在现在的现实中也没错,但你还是觉得纠结,那问题可能不是出在特定的认知本身,而是跟你的三观和对自己的定义有关——你认为自己应该是个怎样的人,而实际上你可能并不是这样的人。
你可能是自己心目中那样的人,只是在现实的压力下不得不收敛起你原有的光。你也可能并不是那样的人,只是出于某些内心的需要,把自己定义成那样。
如何分辨?还是对自己诚实。
如果是前者,当你找回内心原本的力量之后,即使是做着那些讨厌的事情,你也不会那么困扰,因为你知道总有一天原有的光还会绽放。如果是后者,那就认真检视内心,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原来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然后你可以继续探索它们。
只要内心还有一丝不坦然,那就是对自己的诚实还不够彻底!
她说的很对,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内心其实有一个预设答案。但如果答案比较奇葩,我们自己往往不愿意去正视,抑或是需要外界的确认才能够加以及时的反馈。
有些路还得自己走。所以,我在想,你是不是要好好跟自己先对话下 ?
我记得之前有一老师跟我讲,人要学会慎独。我当时不是很理解,现在大致有些感悟了。
但请放心,作为朋友,我会一直目送你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