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日星期五
凉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阅微小悟
奔波一天,回到北京。
打开电脑,看到一条信息。
来自一个关注“阅微小悟”的朋友,
说,
你写的是什么啊,
每篇文章的题目和内容好像没有什么联系,
可又有那么一点联系。没有主题啊。
我说,嗯,我就是标题党。
一定要有主题么?
我不会写鸡汤,我只想讲故事,记录故事。
一定要,立论,论证,结论么?
我已经过了考试的年龄了。
我喜欢就这样,想到哪,写到哪
想起什么故事,就接续什么故事。
说不定有一天,就是纯粹的编故事了,不好么?
就这样,随意些,不拘泥于道道。
好像,从小到大,我给人的印象都是不爱说话。
之前一篇文章《贴标签?我撕了它!》,没说透,
小时候,
家里有外人来的时候,
或者街上遇到陌生人时(对我来说),
都不怎么爱说话,
家人呢,和对方解释道,小疯,不怎么会说话。
给了个判断。
我呢,之前没有撕掉,
所以认识我的人,相处的时候,多少会觉得我,闷。(标签一)
可是,当我意识到要撕掉它的话,
似乎又怀疑,是不是我小时候受过伤,
左脑的语言中枢不够发达,话到嘴边,表达不出来。
工作,生活,感情,都好像是这样,
于是,又被贴上了一个标签,嘴笨。
但是有的时候,比如和一些说的开的朋友一起,
似乎又可以勾肩搭背,胡乱说话,
唱歌的时候,似乎又是麦霸,甚至有时会跳一跳,闹一闹。
哈,又被贴上了标签,骚。
完了,加在一起,就是:
嘴笨,闷骚。
这个世界上,
有些人天生会说,有些人天生不会说,我是后者。
不会说就不会说吧,
我学的是计算机,很早学会了五笔,
虽然现在都用拼音了。
但我可以写,不是么?(好像也没有因果关系)
写什么呢?
小时候,学着写日记,
但不是大宝,天天见的那种。
也不是护舒宝,每月见一面的那种。
开心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情窦初开的时候,记录心情的。
现在回家,偶尔还翻出来看看,挺有意思的。
原来小时候的自己,那么幼稚。
幼稚就对了,
一个阶段就该做这个阶段的事情。
中学的时候,班主任是语文老师,
很好的老师,受他的影响,
还学着写诗。
还记得有次作业,安排写读后感,
我用诗写的。
被老师推出来,全班读了呢,好嘚瑟!
大学时,写论文,
不是为了写而写,为了赚外快。
工作后,会写一些心得。
不过好像都丢了。
后来,带人了。
偶尔还给下面的人写写东西,
比如,给部门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之类的。
闷骚吧。没办法,谁叫我嘴笨呢?
渐渐的,我发现写东西,其实是有好处的。
会慢慢的去思考,慢慢的去感受,
像录制电影一样,记录,总结,
再逐渐的放缓,放大。
印象就会深刻。
说起电影,其实我们不都是再演电影么?
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不知道你们看过一部电影没有。
金凯利的,《月亮上的男人》
主角热爱喜剧表演,学习喜剧表演,痴迷喜剧表演
最后至于疯狂,
将生活和表演分不开了,
抑郁而终。
另外一部电影,讲的更彻底。
《楚门的世界》,同样是金凯利的作品。
好像讲的是,把一个人的生活,活生生的搬上了银幕。
每天照常的起床,上班,下班,吃饭,喝酒,追求女孩。
种种,都被背后的摄影机记录着,播放着。
甚至是他遇到的每个人,父亲,同事,上司,女孩,妻子等,
其实都是电影的角色,都是演员。
而他自己去浑然不知。
生活就是一部电影,只是主角是不是你?
或者说,编剧是谁?导演又是谁?
在原来的公司,我的角色是解决方案经理。
因为一直干着这么一个角色,
对这个角色也有着执着的理解。
项哥也经常和我们说,
任何一个项目,都会配备很多人,
就像一部电影的制作,有场务,配音,配角,灯光,音响等
但关键的三个角色,我们称之为铁三角,
导演,编剧,主角。
不同的阶段,角色是变换的。
初期,建立关系,客户经理是主角
中期,解决方案打动,解决方案是主角
后期,顺利交付,交付经理是主角。
其他所有的场务,配音,灯光等,围绕着主角
说等就等,说静默就静默,说冲就冲,说杀就杀
可以想象,战斗力如何。
导演呢?可以认为是客户经理,贯穿始终。
编剧呢?我们坚持是解决方案,体现客户价值的地方。
就像一部电影,总是传递了某些价值。
人的一生,也分阶段。
小时候,你可以是主角,但你绝对不会是导演,不会是编剧。
这些重要的角色,一定是你的父母,甚至是师长担任了。
直到你成人,有了自主的权力。
(权且说是大学吧,或者是工作)
这个阶段,主角仍是你。
但导演和编剧,是谁?
你要不要去争取。
这个时候,我们分为了三类人。
有些人,做好自己,演好角色,成了各个行业的精英。
有些人,不限于表演,还要争取导演,编剧。
还有一些人,以为是主角,其实在每个场景里面,只是做了配角。
我,你,此时此刻,又是哪一类呢?
彼时彼刻,又会是哪一类呢?
其实,不必要强求,
一定是导演,或者一定是编剧。
人生这部大戏,有不同的场景。
在每个场景,有不同的价值体现,都有不同的戏份。
该做主角,就演好主角。
该做导演,就全力统筹
该做编剧,写出好剧本
哪怕是配角,龙套,咱也要做个好的“死跑龙套的”。
如果每个场景,
大家都争着去做主角,那就是抢戏。
大家都抢着去做导演,那没有人演戏了。
当然,如果大家都做死跑龙套的,
那是什么戏?那还会成戏?
一个朋友和我说了个故事。
他开了个淘宝店,每天其实就在家里,
做淘宝客服,了解需求,促成生意。
生意谈成了,要发货,
发货得装箱,包装啊。
于是请了人,专门做包装的。150元/天。
他的朋友看不过去了,问他,
你怎么不自己包装啊,自己做生意,省点是点啊。
他笑了笑,说
我的工资可不是150元一天,
另外,我去包装,不一定有别人干得专业,
从客户服务角度上讲,别人收到包裹开始,就对你的产品打分了。
包装这么差,心情就会不好,下回还会不会回头,都难说。
还不如找一个专业做包装的,做的漂亮些,那是他的价值。
再者,我的工作主要是联系客户,
弄清楚我产品的问题点,再改进。
或者了解客户的想法,看看有没有新的,合适的产品可以做。
这才是我的价值。
其次,如果我都去包装了,这个干包装的人怎么想啊,
是不是包装得不够好,是不是老板有意见?
忧心忡忡,带着
我听完之后,觉得,这个朋友不简单。
完全懂得每个场景中要传递的价值,是个好导演。
同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角色,能够演好自己的角色。是个好演员。
另外,在他的生意的方向上,知道如何做个编剧。
不简单。
他后来总结了一句话,
他说:
如果我也去干包装了,不是说我是个亲力亲为的好老板
反而,我会认为,也许员工也认为,我这个老板,不会分配自己的精力。
生意会完蛋的。
说的多好!
然而,说的好,并不是都做得到。
比如我吧,有时候,着急。
本该员工该干的事情,没有完成。
因为着急,就接手过来了。
误了员工,误了自己。
另外一个故事,
同宿舍的同学,广东的,可以说是富二代吧。
毕业后,跟着他老爸做生意。
我从非洲回来的时候,在深圳待过几天。
与他见面了,
他说我变了,我说他也变了。
他说的确变了,因为跟老逗(广东人喊老爸,叫老逗)做生意。
学了不少,经历了不少,也就变了不少。
我问,学到啥了?
他就给我讲了一个他印象最深的故事:
一次,因为客户的货物要着急发出去,可供应商的材料还没有送过来。
着急,于是,就将老逗的司机派出去,到供应商那边去取货。
老逗回来了,问司机呢?他如实相告了。
刚开始,老逗似乎还挺高兴,因为生意不错。
但听说他派司机出去取货了,马上变脸。啥都没有说。
把他喊到办公室后,才破口大骂!
他挺委屈,不都是为了客户嘛,不都是为了公司么?
我听了也不解,问,为什么啊?
应该这样做的啊。不然客户那边不好交差啊。
他哈哈笑了,说,
看来你还没有变,来,我和你说下我老逗的原话。
他老逗说,
这个事情不应该这么处理。
一个是,司机出去了,耽误了老逗自己的行程,耽误了老逗自己工作。损失一;
二个是,这个问题出在对供应商的管理,按时送货,是供应商这个角色该做的。你让司机去抢了他们的角色,本身让司机不能本位出演了。另一个方面,供应商就会以为,哦原来,我晚点送货,你还会自己来取啊。下一次呢?我们是不是要专门招一个司机去取货呢?
三个是,这是你的问题,统筹不好。但更应该的是,争取客户那边的原谅,晚点送货。而不是抢了供应商的角色。
是不是这样?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台词。
你不要去抢戏。
否则,这出戏就演不下去了。
角色没有做好,导演呢,可以去说戏,不是去演戏。
再不行,换角就是了。
都说,内向的人,内心活动都比较丰富
看来只是还没有找到那个,能让我把内心活动表达出来的导演。
但反思了一下,其实做演员,最好的是什么角色呢?
我们看电影,觉得某个不是演员的歌手,咦,演的不错啊。
评价还挺高,为什么呢?
因为他是在本色出演的。
所以内向也好,闷骚也罢。
这些都是场景,
外向,明骚一定好么?
不见得,也是场景不同罢了。
关键是要本色出演,我们都带着面具。
一会带着曹操面具,一会带着刘备的面具
有时是关公的,有时是秦琼的。
但你的本色是张飞,带着面具又怎么能演的好呢?
所以,随意些,本色些,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