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添一抹岚
昨夜半梦半醒之际,忽置身连绵荷塘。
荷塘中,多半荷叶才刚浮出,田田铺水面。也有拔出的枝茎,零零散散,支撑着荷叶。然转瞬,已有露角小荷。观蜻蜓点水,继而起飞,缀上待放荷花,荷花嘭地盛开。未待我为花拍手,竟已满塘颓势。我揉揉眼,定定睛,但见农人撬泥挖藕。一时,我却置身厨房,看瓦煲沁氤氲香烟,细嗅,有莲藕甜香滋味。我揭开瓦煲,好,热腾的莲藕猪脊骨汤!舀一碗,捧在手中,呼呼吹凉碗中汤,一啖入口。
怪,怎入口无滋味,怎入口无物。
我一抹嘴角,哪是汤汁,只得涎水。我心清明,原是南柯一梦。不过是荷入心,心作梦,而已。
我现囿于山野。此山村田野,我不曾见荷叶田田。
幼年,村沿那约一分的肥田,总散发着荷香。夏日热浪,翻腾着茂密荷叶,生习习荷风。我随母亲穿田埂去溪间洗衣,便遇着那一方碧绿,且有几支粉色荷花点缀其间,又见拳头大小的莲蓬支在荷梗上。
自小,我便爱花。有名或无名,只是花,入我眼时,总能多添几分香与色。那荷花亦如是。我央母亲将田边的荷花摘与我,母亲忙着洗衣,婉拒。求之不得,我便独自行近那方荷田,伫立竹篱旁,用心观看荷花荷叶。
大抵就是那时候吧,荷始入我心。
我工作所在的小城,以湖水山色著称。但不曾想,我尚未游湖爬山,竟已发现小城的妙处。那是去上班的路,经一池水塘。未究其源头活水在何,因我的心全放在那池青绿嫩荷。荷塘大约三亩见方,说不上碧连天绿无穷,但胜在一池碧绿可尽收眼底。
初夏清晨,经过它,荷香袭人,满脑浆糊混沌倾刻间化开,只觉眼清目明,神清气爽。仲夏夜里,我由荷塘旁的图书馆出来,喜往塘中亭榭一坐。俯,观花观叶;扬,望星望月。荷香,嗅满一腔,沾满一身。
日子往后一些,我认识了先生。未游的湖未爬的山,这下,有人作伴,便常在心中念叨,是得一去了。
终于,晚春的早晨,二人作伴,沿湖观水。湖面,波光粼粼,微风吹细浪。转过一屏矮山,竟现两池荷塘。我跟先生说,知湖与山,但不知傍湖临山处还有这等好景致。先生笑说,今后闲暇时,多四处走走,或发现更多好风光也未知。
后来,我和先生会常来荷塘边一坐,互倾心事之余,当不忘赏荷。春日的荷塘,荷叶零碎浮出。看几只水鸭子流连当中,兀一潜水,不见踪影。夏至,耳闻荷叶随风抖动之声响,眼望荷花出于污泥之纯洁,心中自是无比舒畅。秋分,万物多落索,荷塘亦不免如是。但知这是循环必经境界,亦无谓多伤秋意浓。初冬,幸见农人们在荷塘中撬起一堆堆泥,取一节节肥藕。从前多见作物收于夏秋,此翻遇见,更觉伤秋悲冬大可不必。
时代进步,小城发展。那湖那山被打造成小城旅游胜地。湖边的平地还有两池荷塘也得到改造,旧貌换新颜。
我和先生仍会去荷塘那。从前由一岸隔离的两荷塘,亦打通,成为更大一池荷塘。荷塘中仍见水鸭游弋,水草繁茂,河鱼成群。
荷塘中,多了些睡莲。我跟先生说,待我何时归乡下家住,我得从这带些睡莲回去,用大大瓷盘,盛满水,养在我家门前空地上,再往里养几尾泥鳅,还养些从田头溪涧抓来甚是耐养的塘裙小鱼。
先生笑着附和。
现在,乡村农家已回多时,只不见门前有瓷盘,养睡莲,漂游鱼。
然厨房灶台上,倒常放几节臂粗莲藕。刮了皮,在砧板上,切成薄薄藕片。热了锅,洒上油,倒入藕片翻炒。若想炒出来的藕片粉白爽口,翻炒时记得加几回水。水少量,拢指取水,洒锅内即可。俩小儿甚喜清炒藕片,当炒藕片上桌时,常拍掌呼叫。
入冬时,我会煲莲藕猪脊骨汤。莲藕入汤,滋味甜香,暖气止咳。若果冬日受冷,咳嗽,这汤便十分适宜。或者,来个五花腩焖莲藕。这里用到的莲藕,你得会挑。莲藕焖到最后,入口即粉,才算挑好了。这道菜,若莲藕挑得好,上桌后,只能藕是主肉成次,那松粉的莲藕,吃得根本停不下来。
今天下午,雨住,日出。可惜乡间田野竟无荷田,不然,去荷田一瞧一看,也算把春探。
想必那小城里,城中那方荷塘已荷叶连连,沿湖临山那池荷塘亦荷叶田田。
各位好,我是添一抹岚,一对龙凤胎的妈,带娃做家务之余,还有些空余时间。偶遇简书,甚是欢喜。2017,坚持更新,目标350。望各位关注并监督,更愿我们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