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又喝了点酒,心情变得多愁善感,有点沉重。
今天和林子一家去了泰晤士小镇玩。林子是湖北人,为了网恋的老公不顾家人的阻拦来到上海,婚后因为各种原因过的非常艰苦,流干了眼泪也咬着牙没有回老家,为了过上好生活,说服了保守的老公白手起家开了汽车租赁公司,2,3年也奋斗出了一间小房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有个小家了。
这几年,总觉得外地的女孩子比上海的更加敢拼敢冒险。上海的女孩子身在这里长在这里,亲人朋友在身边,没什么危机意识,如果一路大学毕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运气好的话找个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老公,这一生也就能过的安安稳稳,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但是外地女孩在上海打拼,不少都不安于现状,不止一个外地女朋友跟我说,不喜欢给人打工,要自己干点什么,不能一辈子那么碌碌无为。
相比之下,我就是那个追求稳定的上海女孩。当然,我的人生也没出什么大问题,收入跟混金融什么的朋友比是不行的,但比普通的女孩子应该高一点。但是和那些更敢于打拼和冒险的女生来说,我还是缺少了迈出那一步的勇气和魄力。追求稳定也好,敢于冒险也好,都没有绝对的对错,每个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和追求都不一样,但是我对于像林子这样敢拼的女人总是有一种仰慕和羡慕,尤其是这几年陈先生也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创业当中去,我也不知不觉开始动摇,太安逸真的可以吗?
我的动摇并不盲目,不是因为周围的人都怎么怎么,所以我也应该怎么怎么。一切的危机感源于对于金钱的渴望。结婚前从来没觉得自己缺钱,赚的少,但是够花,父母也给我创造了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但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开始了柴米油盐的生活,也没有传说中第二次投胎有一个非常富裕的老公,一切只能靠自己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经济能力是如此的有限。我并不反对别人那种“钱永远是赚不完”的论调,但是我想给儿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如果我有能力赚更多的钱,我为什么不去尝试和努力。
当我开始思考我该如何赚更多的钱的时候,我发现我找不到答案。这种无知和迷茫的挫败感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比如觉得自己外语不错,但是能干吗呢?比如觉得自己喜欢写写画画,似乎又成不了什么作家画家,只是在自己的小兴趣里玩过家家一样。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里,我却一点方向也没有?是不是我注定只能这样过一辈子,人说龙生龙,凤生凤,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我又该怎么给儿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我该如何找到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