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時重溫了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感今懷昔,感慨萬端。對於《四世同堂》,老舍先生說:「它是我從事寫作以來最長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書。」本書描述了抗日戰爭期間,生活在北平小羊圈的人們的經歷與變遷。
《四世同堂》開始於抗日戰爭前那個黎明來臨時最黑暗的時光,結束於抗日戰爭勝利的美好時刻。以四世同堂的家庭祁家為圓心,向胡同裡的街坊輻射,生動地展現了一幅濃郁北京味兒的生活長卷。
在這幅長卷裡,每個人物都被老舍先生刻畫得栩栩如生,個性也都顯明得躍然紙上。謹慎保守的祁老人,忠厚溫良的天佑老人,學富五車卻忍辱負重的瑞宣,由隱士詩人變身革命鬥士的錢默吟老人,樂於助人的李四爺,無聊無恥的瑞豐,姦佞軟弱的冠曉荷,陰狠貪婪的大赤包,聰明勇敢的桐芳,等等。區區一個小羊圈里形形色色的人物卻已代表了當時千千萬萬不同形態的中國人。小羊圈就是那個硝煙彌漫的北平的縮影。
對於主線的四世同堂一家子,我覺得文中有一段話做了很好的詮釋。那是生平大志想寫一本《北平》的英國人富善先生在瑞宣出獄後探訪祁家時的一段文字。「由表面上的禮貌與舉止,和大家的言談,富善先生似乎一眼看到了一部歷史,一部激變中的中國近代史。祁老人代表着清朝人,也就是富善先生所最願看到的中國人。天佑太太是代表着清朝與民國之間的人的,她還保留着一些老的規矩,可是也攔不住新的事情的興起。瑞宣純粹的是個民國的人,他與祖父在年紀上雖只差四十年,而在思想上卻相隔一兩世紀。小順兒和妞子是將來的人。將來的中國人須是什麼樣子呢?富善先生想不出。他極喜歡祁老人,可是他攔不住天佑太太和瑞宣的改變,更攔不住小順子和妞子的繼續改變。他願意看見個一成不變的,特異而有趣的中國文化,可是中國像被狂風吹著的一只船似的,順流而下。看到祁家的四輩人,他覺得他們是最奇異的一家子。雖然他們還都是中國人,可是又那麼複雜,那麼變化多端。在這奇怪的一家子裡,似乎每個人都忠於他的時代,同時又不激烈的拒絕別人的時代,他們把不同的時代揉到了一起,像用許多味藥揉成的一個藥丸似的。他們順從着歷史,同時又似乎抗拒着歷史。」從這段話中,你是否會對這個四世同堂有所認識和感觸呢。
帶著地道北平味兒的祁老人勞碌一生,在小羊圈置下一套房子,在他眼裡,除了家人和房子的安全,其他都是浮雲。他覺得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最多只要備足三個月的口糧,就可以消消停停的過著不至於愁吃愁穿的日子。對於什麼都不怕,只怕慶不了八十大壽的祁老人來說,只要做個安分守己的公民,怎麼變天都無所謂。
四世同堂真正當家的大孫子瑞宣,是個受過教育思想先進的人,卻受錮於家庭而不能義無反顧地投戰。於是他支持弟弟瑞全遠走高飛,自己蹲守北平苟且偷生。當作為地下工作者的瑞全回到北平,又在他敬仰的錢默吟老人的引導下,瑞宣最終像睡獅爆發,積極投入民族大業。瑞宣是個有智慧和有愛國情懷的人,危巢之下焉有完卵,我想他完美地投射了當時很多的青年現狀。雖然全文沒有正面地描寫大規模的戰爭場面,但仍然能深刻體會到那個年代的血雨腥風。
相較於祁家,我很喜歡另外一個人物就是錢默吟老人。「矮個子,相當的胖,一嘴油光水滑的烏牙。」一個長得厚厚敦敦的可愛的老人,一個語聲永遠很低,語氣老是那麼謙恭和氣的老人。一個只喜歡種花看書畫畫吟詩的老人,卻被誣陷關進了監獄。當他被放出來的時候,那個惟妙惟肖的描寫讓人心痛不已。「錢先生的胖臉上已沒有了肉,而只剩下一些松的,無倚無靠的黑皮。在太陽穴一帶,皮已被燙焦,斑斑塊塊的,像拔過些火罐子似的。他閉著眼,張著口,口中已沒有了牙。」老舍先生的文字是否讓你感同身受到當時日方的令人髮指的兇殘。家破人亡的錢先生,最後放棄做個隱士,投身革命,讓人振奮不已,我的心不由自主的跟著老人走的。
對於小說,有正面人物,自然不得不提反面人物了。在小說中,漢奸形象被刻畫的入木三分:冠曉荷,大赤包,藍東陽,都是鮮活的大反叛。貪婪成性和欲壑難題的冠曉荷和老婆大赤包,動用一切關係在日本人成立的傀儡政府下站穩腳跟,便齊心協力兢兢業業地迫害小羊圈乃至整個北平的人民。當然也不忘本的大撈特撈。「君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漢奸的貪婪鑄就了死亡之路。最後死在了他們伺候的日本人手裡,讓人暢快淋漓,是個諷刺也是個警醒。
這裡不得不提祁家的二孫子也就是瑞宣的二弟瑞豐。趨炎附勢,低聲下氣,阿諛奉承的面目也是呼之欲出的。反面人物的描繪是小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讀《四世同堂》是一氣呵成的。老舍先生的筆觸行雲流水。家園淪陷的淒慘,親人離散的悲哀,浴火重生的堅韌,重整山河的激情,在老舍先生的文字裡,娓娓道來。這是一本很值得再三閱讀的書。有時間就跟着老舍先生去小羊圈走一遭吧。讀完你會更珍惜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