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孩子一起成长,亲子阅读,亲子游戏、亲子手工、亲子游等等都是陪伴的各种形式。今天我想谈谈我陪儿子练琴的事情。
儿子不到六岁,是今年八月中旬开始学琴的。试了一次课,孩子对学琴没什么异议,店主,资深的陈老师也说孩子的条件适合学琴。我提了一个要求:给孩子配一个比较有耐心的老师,然后就给他报了名。
幼儿钢琴一节课三十分钟,每周一节,其他时间自己安排练琴。课后练习非常重要,然而每天练琴又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要让孩子保持好十足的动力还真是得费一番功夫,我是这样做的。
01 练习时间由他做主,自由的孩子更自觉
陈老师建议一周可以休息一天,我让儿子自己定了个规定:星期三休息一天,不练琴。所以,其他的日子,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我都会带他去练习。
每次练琴的时间长短都不固定。刚开始,儿子弹了一会儿,有时候甚至是几分钟,把新学的弹完就想走了。这种情况下,一般我会说服他再弹一会儿,如果他实在是不想弹了,我们就收拾东西走了。
孩子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他至少不会反感练琴这件事。练习的时间自然会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而逐渐延长,到现在已经不知不觉可以自己弹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了。
在我看来,每天愿意来练习就是好事,不在乎长短,他自己心甘情愿,不排斥,不反感是先决条件。
02 激励(鼓励)教育
为了增加儿子练琴上的动力,我时常会鼓励和激励他。
有时候我会对他说:“儿子,你看,咱们家就数你会弹琴了,在这方面你就是我们的老师,你比爸爸妈妈都厉害。以后还要麻烦你教教我呢。” 儿子听了,有时候就会比较嘚瑟。但是,我一点儿也不介意他嘚瑟,因为孩子感觉有优越感也是一种动力,有乐趣他才愿意学习,才能嘚瑟得起来。
我给他立了一个小目标:“你过了钢琴三级(陈老师建议的),家里就给买钢琴,然后他就可以给弟弟当老师了。” 谁知,他回答道:“我要先教我的好朋友杰宇,要不然他会生气的。等过了五级,我就可以给别人当老师了。” 我回道: “要过了十级,你才可以给别人当老师哦。” 当然,这是后话了。小孩子心中有个目标就好。
有时候,他一气呵成弹完几首曲子,我故作惊叹状:“儿子,你好厉害啊,妈妈看见这些乐谱都晕了,你居然弹得这么娴熟!” 然后,儿子两手轻拍两下,再往腰上一叉,自豪地看着我,就跟一个武学大师出完绝招,然后挥一挥袍子一样。
有时候,我静静地听着,儿子弹完,回头看着我说:“妈妈,你变得好奇怪了。” 我回道:“你是不是觉得妈妈不说话好奇怪?” 他回道:“是啊。” 我笑着说:“那是因为我沉浸在你弹奏的音乐里了,真好听,很享受。” 儿子听了,很开心,又给我多弹了些曲子听。我喜欢的曲子他弹三遍都愿意。
全情地陪伴,沉浸式地倾听,以及及时地展示对他的欣赏,比起单纯给他买台钢琴来说给了他无限的欢心与鼓舞。
03 他弹我唱,欢乐的亲子时光
有一次,我看他练习的动力又不足了,刚好瞥见曲子有歌词,于是,我就提议:“儿子, 要不,你弹我唱。”
这一下,他可来兴致了,学过的曲子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弹,从头弹到尾,遇到有歌词的曲子,立马喊一声:“妈妈,你唱。” 然后,他一边弹,我就一边唱。弹错了,或者我唱错了,我们就重来。话说,这样配合,他练琴的兴致一度创新高。
虽然我唱歌五音不全,但是此时此刻,我豁出去了。每当他练琴懈怠时,只要我说:“来,儿子,妈妈给你唱两首,你给我伴奏吧?”,然后,我儿子就又会变得兴致勃勃了。他有时候甚至会忍不住感慨:“说不定我以后会成为钢琴手呢。” 我想说的是,技多不压身。
他弹我唱,给看似枯燥的练习注入一些快乐的元素,他开心地练琴,我开心地陪伴,这已经成了我们欢乐的特殊亲子时光。
04 记笔记,帮助记忆
学到第二本书,开始难度加大,指法也不固定了。我发现,儿子开始出现记不清,指法搞混的现象了。
他遇到记不清的地方,有时候会跟我说:“我不太记得了。”有时候他不想弹或者跳过不会弹的地方。我想了想,应该要做笔记来帮助记忆了。
一方面,练习的时候,遇到不会的地方我建议儿子用笔标记出来,我试着把疑问写在旁边,留待问老师。
另一方面,我及时向老师反馈了这个问题,也顺便提了个建议:把新课要点简单地列几个字,能起到提示的目的就行。(儿子上课听懂了,如果课后再忘记了,我也可以借着笔记提醒儿子。)另外,下课前留两分钟给孩子简单地总结一下要点。
我也提示儿子可以通过画图,亦或是其他的某种方式标记,便于他自己记忆。(他目前幼儿园大班,认识的字倒是不少,但是会写的字很少,所以我们需要去探索各种解决途径。)
05 及时复习至关重要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图,学习当天遗忘的速度是最快的,所以,最重要的事情是当天及时的复习。最近,我说服了儿子上完新课休息一会儿之后,就开始复习新学的曲目,一直练到第二天不会蒙擦擦为止。效果显著,之后再没有出现第二天忘记弹的问题。
所以,我儿子的学习动力一直比较足,新课学得也比较快,除了复习,他还经常尝试着弹一些没有学过的曲子。这一点我也很欣赏他,经常鼓励他多弹。最近练琴连续几周都是周冠军。
当孩子的学习遇到障碍时,我们家长需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帮助,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提高他的学习效率。这样,孩子学习的动力就会只进不退。
切记:我们家长的角色是陪伴,理解孩子(解码孩子的行为)和适当地帮助孩子,切忌责怪、批评和打骂,这样只会徒增伤害,进而让孩子厌学,最后只能无奈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