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姓王,网名叫小丫王。这昵称似乎要比叫王小丫更上口更大气。
小丫和我同学,还是在夏官营读书的时候,想想已经快五十年了。小学初中高中,在同一个教室里就读五年。当年的小丫什么样,真的是一点点印象都没有了。不是因为时间过于久远,而是那时期她太普通太普通了。那时候小丫的风头完全消匿在她威风凛凛的哥哥身上。小丫的哥哥也是我的同学,那个绰号叫“二肥”的孩子当时是学校里的小霸王,他自己说最喜欢干的事就是锤人。而且是想锤谁就锤谁,想锤谁就能锤扁谁,甭管你是大个子还是小个子,甭管你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就连老师都怵他几分。听说要找他去办公室谈话都得有两个男教师在场。我记得二肥当年唯一件正面的事情,是代表学校排球队参加兰州市的比赛拿到了名次,校方批准二肥同学免试升入高中。
高中毕业那年,小丫和我们一起插队到了榆中县高崖公社,把留城的机会给了她那膀大腰圆的哥哥。我和小丫分在两个不同的大队,我在李家磨大队大营村,她在小营子大队祁家庄。小丫到了祁家庄,人们还是习惯的称她为二肥他妹,远远没有何先生有名气。何先生也是我们同学,他和我们同龄,但在学校念书时一直高我们一届,直到临毕业时才转到我们年级,并和小丫一起去了祁家庄。过了许多年之后,一个叫铁皮的同学在酒桌上透露,当年何先生就是为了去祁家庄而特地留级的。
高我们一级的何先生在知青点处处表现出学长的风范,有见地爱钻研好学习,就连他们点的狗都取个日文名字:i nu。1975年,日语那时候就被何先生带到了甘肃农村。我还听说,何先生是祁家庄知青点第一个民选出来的点长,在那个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年代的季节,何先生率众走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小步。
1996年春节期间,何先生组织一次知青聚会,我从兰州坐了一夜火车赶到西安,在何先生家里见到了手臂挂着绷带的小丫。记得那天我照了好多照片,彩色胶片上留下了小丫的欢快表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何先生变成了老何,小丫则还是小丫。每每同学们在一起聚会,无论是说话的调门还是喝酒的高度,多是小丫抢走老何的风头。一次饭局上,老何说如今的小丫特像早年的二肥,说此话时,小丫脸上绽出幸福的微笑。
小丫不仅酒量好,嗓音也非常好,饭局中时不时的能听到她的歌声,京剧清唱那是相当的有水准,且要是配上伴奏那就是专业级的演出。伴奏者当然是老何,老何的手风琴演奏也是一流。听他俩的表演,你肯定能联想到一个词来:妇唱夫随。
九月十日,老何夫妇在中关村眉州东坡酒楼设局,除了京城的老孟老邓马丁和席大姐外,我和武汉的大宝、保定的二宝也赶去凑局了。老何小丫要移居新西兰了,这是他们向京片儿的同学们辞行。NZ我去过几次,那是一个非常安静非常洁净的国度,在全球宜居国家中稳居前五位,他俩是选了个养老的好去处。但NZ位于南半球,从图上看那几乎在地球的边缘。以后再见面恐怕不会像现在这样便捷了。久不饮酒的我也破例的端起酒杯,斟满极品二锅头敬予老何和小丫,祝他们在新的国度里生活幸福,也期待着在网络上听到他们更多的歌声。
写于2018、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