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想起大刘的《三体》“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翻开历史120年前,晚清政府作出要立宪的决定。在不深入学习历史之前,对于慈禧、光绪、李鸿章、康有为······带着结果决定立场的偏见。一个体制的瓦解也绝对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左右的,这就像任何事物的腐坏,空气、湿度、温度等等条件的不同催生的化学反应也不尽相同。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就连当时的清政府都意识到了由世袭皇帝排脑袋决定国家大事要事行不通,今天的我们还存在喜欢顽固的搞一言堂、想当然的定一切。常常听到“我们传承了儒家思想,比较传统与保守”,我想你大概是误解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假借传统来遮自己那封闭官僚、形式主义、虚假龌蹉的嘴脸吧,孔子要是泉下有知,估计想一简牍扔死你。哈哈,玩笑。我们的儒家思想之所以伟大,在于其两千多年前就属于自由学派,学者自发的各地讲授公开课,台下的学生也能抒发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经过庚子年被排挤、夹缝求生各种心酸后,本以为辛丑年能够运势大涨,可没曾想却遇到无能力、无底线、无道德的三无人员。如果我能做到帮他完成国有资产的利益输送,把他家的阿猫阿狗都落实到公司的关键岗位,再计划个10年20年的养老计划确保他从单位退休也能度过一个滋润的晚年,那么我一定能够被重视被重用。可是,从小我接受的教育没有教过我去恶意的侵占,也没有教过我不劳而获,更没有教过我暗度陈仓的技术,这真是一个难题。希望这是和谐社会中的极少数存在,因为这已经让我不断的动摇自己的价值观。无数次的问过自己,到底坚持什么才是正确的,我想这只是阳光没有照到的阴影吧,阳光总随着时间的变迁调整角度,他总会来的!
历史中能够被记住人和事的总是凤毛麟角,大多平凡的我们每天从事的也都是一些平凡的工作。虽然终有一天会消失在这时光的长河中,但坚持用一生的执着为岁月添置一点点文明,那么无数的平凡的我们将给岁月长河注满文明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