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在他的文章《行者无疆 悬念落地》里写到关于德弗罗朗咖啡馆(CafeDeFlore)的细节,清楚的描述了咖啡馆里的景象:
早就知道萨特、波娃常在这家咖啡馆活动。原以为是约一些朋友聚会和讨论,后来知道,他们也在这里写作,不少名著就是在咖啡馆写出来的。
既然是萨特写作的地方,咖啡馆里一定有一个比较安静的单间吧但是法国朋友说,没有,就是一般的咖啡座。
这就让我奇怪了。一般的咖啡座人来人往,很不安静,能写作吗?萨特很早成名,多少人认识他,坐在这样的公共场所,能不打招呼吗打了招呼能不一起坐坐、聊聊吗总之,名人、名街、名店撞在一起,能出得来名著吗?另外,一个连带的问题是,即使咖啡馆里可以不受干扰,总比不上家里吧?家里有更多的空间和图书数据,不是更便于思考和写作吗?像萨特这样的一代学者、作家,居住环境优裕舒适,为什么每天都要挤到一张小小的咖啡桌上来呢?这么多问号的终点,就是这个座位。在法国,这样一家出了名的店铺就基本不会再去改建、重装了,总是努力保持原样,保持它昔日的气氛,这为我寻找答案带来了便利。
......
重数一遍,不错,一共八人,不仅丝毫没受到我们干扰,甚至我们要干扰也干扰不进。他们的神态是,异香巨臭,无所闻也,山崩河溢,无所见也。但他们不聋不盲,不愚不痴,侍者给他们加咖啡,总是立即敏感,谢得及时,眼神奕奕,面容雅静。
......
他们可以与陌生人在野外事故中互相救助,在公共场所互相招呼,却严守在各自的工作状态下互不关注。这确实与我们熟悉的许多人正恰相反,那些人无意于对别人的救助和招呼,却对人家的工作有超常的关注。
......
以上片段选自节选,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深有感触,我联想到了我在咖啡馆里的情形。
现在在中国也有不少咖啡馆,星巴克,COSTA等,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咖啡馆,在中国,已成为一种常态,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处处都映在眼帘,是他们的存在让忙碌的人们有了休息的片角,有了学习的片角,有了工作的片角。
最近一年我也常在咖啡馆、肯德基这样的公共场所跑进跑出,因为我在工作后想找个地方学点东西,也许有人也会像余秋雨先生想的那样,家里不是很好吗,也可以学习也有书,也可以学习啊。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家其实就是休息的地方,回到家里就是放松的时候,真正的专注都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如果没事的时候出去溜达溜达,看看那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地方星巴克等里是什么样的情形。
上个星期日的晚上本来在商场吃了饭,准备出去办点事情,没想到外面下起了大雨,那就等会再出去吧,我跟朋友一起找个地方坐下来,商场里除了星巴克好像也没什么合适的地,于是进去了坐会。进去后,空位置是有的,环境都很好也很舒服,扫了一眼四周,我前面的一个美女抱着一本书在用心的看,安静、认真的样子真的很迷人,美女旁边可能是他老公,在打电脑,也是认真的工作。我对面的是第一对情侣,边喝咖啡边聊天,很愉快的谈吐。情侣的另一边是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桌子上放了一大摞的文案,她在那用心的整理.....,看了一周,我也慢慢的安静下来,拿起手机,拿起我记的笔记本,开始认真学习起来,我的朋友显然是想在周末的日子放松下,玩起了偶尔玩的王者荣耀。
咖啡馆里的很多人真正想喝咖啡的人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那么多,他们喜欢的不仅仅是咖啡,更是那种环境,那种属于自己的专属空间,各自不打扰,各自文明,各自努力。你在干嘛跟我没有关系,我在做好我做的事情。
对于咖啡的文化不是了解太多,但是现在自己也稍微喜欢喝咖啡了,列下几个我喜欢的咖啡,也百度了下相关的信息,普及下咖啡知识给大家。
卡布奇诺(cappuccino),意大利特浓咖啡,蒸汽泡沫牛奶。卡布奇诺咖啡是意大利咖啡的一种变化,即在偏浓的咖啡上,倒入以蒸汽发泡的牛奶,此时咖啡的颜色就像卡布奇诺教会修士深褐色外衣上覆的头巾一样,咖啡因此得名。卡布奇诺有着甜中带苦,却又始终如一的味道。我还挺喜欢它的牛奶泡泡。
焦糖拿铁:焦糖拿铁是拿铁咖啡的一种,指加入了焦糖以提高咖啡甜度的拿铁咖啡。焦糖是以食品级糖类为原料提炼出来的一种浓糖。拿铁是最为国人熟悉的意式咖啡品项.它是在沉厚浓郁的ESPRESSO中,加进等比例,甚至更多牛奶的花式咖啡.有
焦糖拿铁了牛奶的温润调味,让原本甘苦的咖啡变得柔滑香甜,甘美浓郁。喜欢喝甜点的朋友可以尝试下这款。
拿铁香草 :拿铁香草比卡布其诺少了点CREAM,但同样都是牛奶和咖啡相当的,所以苦味不多,适合女孩子,而香草拿铁比普通拿铁多了点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