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电子支付已经渐渐成为了主流的支付方式。无论是信用卡,手机扫码还是电子钱包,都让我们可以轻松地进行各种支付交易。
而且支付的方式是越来越快,连密码都不用,扫脸也能直接支付,一点犹豫的时间都不给你,可谓是无痛支付。
然而,这样依赖电子支付可能会让我们的存钱之路变得更加艰难,因为花钱实在是太简单太容易了,根本对自己花了多少钱没有概念。
我在开始存钱之后,就逐渐减少使用信用卡,停用花呗,直到现在我都是使用储蓄卡的余额来支付的,反而更省钱。
01. 缺乏实体现金的感受
当我们使用电子支付时,很难感受到金钱的流失。使用电子支付仅仅是点击一下手机或是显示画面让店员扫描,没有这种实体金钱的流失感,很容易让人失去对花费的控制。
相比之下,当我们用实体现金支付时,看着钱从手中流失,会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在花费金钱,会让我们对金钱的流失有更直观的感受,这种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支出。
02. 容易被诱惑
电子支付的便利性也可能成为我们的弱点。当我们在网上浏览时,看到喜欢的东西只需要点击几下就可以购买,很容易被诱惑,几乎没有时间让你重新考虑这笔消费是否真的必要。
网购平台上的商品推荐系统会根据你的购买记录和浏览历史,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商品,这种推荐很容易让人冲动购买。而当我们走进实体店铺时,需要拿出钱包,掏出现金,会让我们更加三思而后行。
03. 缺乏存钱的视觉化
当我们存钱时,看着钱慢慢积累在存款账户中,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但是,当我们使用电子支付时,很难看到存款的变化,通常都只看到付出去多少钱而已。这种缺乏视觉化的支付行为可能会降低我们对于「还剩多少钱」的敏感度。
如果每月将部分收入存入一个存钱罐,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看到存钱罐逐渐变满,这种视觉上的积累感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使用电子支付,钱只是数字上的变化,缺乏实体感受,很难让人改受到付钱前后口袋有多少钱的差异。
04. 容易忘记自己的存款余额
很多人在使用信用卡或电子支付时,只需要在支付时输入密码或指纹,就可以完成交易,这种缺乏意识可能会导致我们超支。
而且往往不会即时查看自己的账户余额,这可能导致一个月内多次小额支付累积成为一笔不小的开支,等到月底查看账单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超支,从而影响了原本的存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