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朝廷猜忌自己,王恭不愿坐以待毙,便派人去见殷仲堪,商议共同声讨王国宝等人的事情。
而此时在荆州的桓玄因为未能当上大官,郁郁不得志,一直打算找机会借助殷仲堪的兵马势力制造混乱,就对殷仲堪建议说:“王国宝与你们几个人向来都是死对头,只怕就要动手消灭你们了。现在他既然已经执掌了大权,并且有王绪内外呼应,他们所想要改变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办不成的。王恭处在国舅的位置上,王国宝不一定敢加害他,但你是先帝提拔起来的,还是超越常规地担任一方大员。很多人都认为你虽然头脑清楚又有才干,却不是封疆大吏的人才。他们如果征召你回朝做中书令,任命殷凯为荆州刺史,你如何打算呢?”
殷仲堪说:“我也一直为此事忧虑,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桓玄说:“王恭为人正直,嫉恶如仇,你应该暗地里和他联合起来,约定时间,仿效战国时赵鞅发动晋阳之兵马,以清君侧的名义,东西两面一齐起兵,桓玄我虽然不成材,也愿意率领荆楚之地的英雄豪杰,手拿武器充当前锋,这是建立齐桓公、晋文公一样的功勋啊!”
殷仲堪认为他说得很对,于是向外联络雍州刺史郗恢,然后又将自己的堂兄南蛮校尉殷凯和南郡相江绩等人请来一起谋划。
殷凯说:“作为国家的大臣,应当各自坚守自己的职责,朝廷里的是非对错,怎么能是做地方官员的人可以干预的!什么仿效晋阳出兵一事,我不敢听闻参与。”
殷仲堪坚持邀请他出来一起干,殷凯大怒说:“我不会参与你的造反,你放心,我也不会告发你的阴谋。”江绩也竭力地分析认为不可,殷凯恐怕江绩说得太激烈,招来祸患,便坐在那里从中调解。
江绩说:“大丈夫怎么能用死来威胁我呢?我江仲元活了六十岁,只是没有找到值得我去死的地方罢了。”
殷仲堪对江绩的坚定正直很害怕,因此任命杨佺期代替了江绩为南郡相。朝廷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征召江绩回朝廷担任御史中丞,殷凯则借口自己服食寒食散之后药性发作,辞去了职位。
殷仲堪去看望他,对殷凯说:“堂兄病得不轻啊。”殷凯意味深长地说:“我的病至多不过是我个人的生死,你的病发作却会招致灭门大祸啊。你应当好好地爱惜保护自己,不要挂念我。”
雍州刺史郗恢回信,也不愿意和殷仲堪一起干,殷仲堪正犹疑不决,正巧王恭派来的信使来了,殷仲堪便应诺了王恭的约定,王恭非常高兴,然后便上奏章陈述了王国宝的罪状,同时发动部队前去讨伐。
当初,孝武帝一直重用王珣,结果,孝武帝突然驾崩了没有留下遗诏,王珣没来得及接受先帝的委托做顾命大臣失去了权势,只好一言不发。
王恭的奏章送到朝中后,朝廷内外十分紧张,戒备森严。司马道子问王珣:“王恭、殷仲堪这两股地方势力发动叛乱,你知道这件事吗?”
王珣说:“朝廷内部政治事务我都没有参与,这两个人发动的叛乱,我怎么会知道呢?”
王国宝惊恐万分,不知道如何是好,派了几百人到竹林去守卫,因为夜间风雨大作,就各自散去回家了。
王绪给王国宝出主意,让他假借司马道子的命令,召集王珣、车胤前来,将他们杀掉,先除掉有声望的人,然后以此要挟晋安帝和司马道子派兵去讨伐那两个藩臣。
王国宝同意了王绪的建议,等到王珣、车胤到了之后,王国宝又优柔寡断不敢动手,只得向王珣咨询解决的方法。王珣说:“王恭、殷仲堪与您素来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他们所要争的不过是一些权势利益罢了。”
王国宝说:“他们莫非要把我当成是曹爽吗?”
王珣说:“您这是什么话呀!您哪里有曹爽那么重的罪过,王恭又哪里是宣帝司马懿那样的人才呢?”
王国宝又向车胤问计,车胤说:“过去,桓温围困寿阳,很长时间才攻克,现在朝廷如果派兵去攻打,王恭便一定会坚守,倘若京口还没有攻下,长江上游的殷仲堪又带兵突然乘虚而来,您准备怎样对付呢?”
王国宝更加慌乱,于是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解除一切官职,前往宫门等待朝廷定罪。奏章刚送上去,又后悔了,因此又谎称晋安帝已经下诏恢复他原来的官职。
司马道子为人鼠目寸光,只求暂时平息此事,竟把一切罪过都推到王国宝身上,并派遣谯王司马尚之前去逮捕王国宝,交到廷尉那里去问罪。几天后,晋安帝下诏,命令王国宝自杀,把王绪绑赴街市斩首,并派使者前去面见王恭,对自己的过失表示深深的歉意。
王恭目的达到,于是带兵返回京口,王国宝的哥哥王恺、王愉一起请求辞职,司马道子因为王恺、王愉与王国宝不是同母所生,彼此的关系又历来不和,就没有追究他们。
司马道子的长子司马元显,十六岁,很是精明能干,他提醒父亲说,王恭、殷仲堪到头来一定会成为祸患,要在暗地里做好准备,司马道子于是将司马元显任命为征虏将军,把自己的卫队以及徐州的军政要员全部交给司马元显管辖。
王导的孙子,司徒左长史王廞,因为母亲去世,本来在吴地守丧。王恭讨伐王国宝的时候,任命他暂时代理吴国内史的官职,让他在东方起兵。
王廞于是派虞啸父等人到吴兴、义兴一带去招兵买马,前来从军的人数以万计。虞氏是会稽的大族,在三吴之地的影响远胜王廞,虞啸父本来就憎恶司马道子,自然是积极响应。
他们起兵后,建康面临断绝补给的危险,形势危急。不久,王国宝被司马道子赐死,王恭也停止了军事行动,便来信通知王廞可以离开任职,回家继续守丧,此时距离王廞起兵不足十天。
王廞在起兵的时候,诛杀了很多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已经不能半途停止,于是勃然大怒,拒绝接受王恭的命令,并且派他的儿子王泰带兵前去讨伐王恭,又写信给司马道子,历数王恭的罪恶。
司马道子把他的信送给了王恭,王恭派刘牢之统领五千人迎击王泰,并杀了他。接着,刘牢之又与王廞在曲阿展开激战,王廞的部队溃散,他一个人骑马跑走,下落不明。虞啸父被抓送交廷尉问罪,因为他的祖父虞潭过去有功,曾先后参与过平定张昌起义、陈敏之乱、王敦之乱、苏峻之乱等等,所以虞啸父得以免去一死,被贬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