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血长殷
壹
1937年底。
“号外号外,中日交战中国再度失利,南京沦陷......”报童清亮的叫卖声打破了清晨的沉寂,逐渐引来不少买报的人。
看到这则消息,大家议论纷纷:“怎么南京也沦陷了......”“可不是嘛,都打了这么多场仗了,也不见一次捷报。”“唉,你们说,会不会有一天,我们这也失守了啊?”“应该不会吧。听说我们这儿出了一条'暗虎',破译密码很是在行呢!”“唉,好像是有这么个人。那看样子,下场战役啊,还有希望!”“那就只能靠他了啊......”
半小时后,熙熙攘攘的人群逐渐散去,唯有一名身着黑色中山装的男子一直在注视着报上的消息。只见他紧握的拳头上,青筋的纹路因凸起而格外显眼。许久后,他才愤然离去。
这个男子,正是李家长子,李清。
他还有一个代号,"暗虎"。
贰
李府。
李家二少爷李康正在把玩着一条李清昨日截获的密电——他和李清曾一起在香港进修,对密码的破译能力并不逊色与他的兄长。只可惜,即便处于硝烟弥漫的战乱年代,他还是痴心于比较风花雪月的国文研究,所以李清把破译密电一事当成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他只作是闲时作乐。不过这也难怪,像他一样的富家子弟,的确鲜有想趟战争这池浑水的。
忽然,他听到门被“砰”地撞开,抬头一看,原来是李清。
“如何?怕是又败了?”李康知道哥哥平时文质彬彬,不可能这样开门,内心便已知了七八分。
“嗯。”李清的声音因气愤而有些颤抖,“都是那姓蒋的一开始的绥靖,让日本得寸进尺。现在好了,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莫要动怒。”李康显得轻描淡写,“这些都是上级要操心的事,与我们并无太多干系。大哥其实不必着急,否则要是肝火烧得太旺,亦是不利于身。”
“不必着急?”李清瞪着弟弟,“我们都要成亡国奴了,我又怎能不着急?这条密电我们一定要赶紧破掉,以此为国献出一己之力!宁为国家鬼,不做贼将也!”
李康愣在那里——他还只有十七岁,平时又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较已近而立,博览古今的李清自是不谙世事了些。之前,他都觉得这样的话只会出自那些满口之乎者也的穷酸书生之口,现在被义愤填膺的哥哥一讲,他有所触动也在情理之中。
“宁为国家鬼,不做......贼将也?”
叁
三日后。
"我去买份报纸。"李康急不可耐地奔出家门:昨夜,他在同友人谈天说地之时,惊闻日本人在南京做出的令人发指的屠杀,之后他便一直心神不宁。好不容易挨到天微微亮,他便从床上爬起,赶着去买最早的新报。
可谁知,在他家不远处,早已埋伏好了一个刺客——也不知日本人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李清的"暗虎"身份居然暴露了。
暴露的结果可想而知,李清刚出家门没多久,便有一声响亮的枪声,响彻云霄。
刺客的枪法很好,一枪穿心,李清就这么僵硬地倒在了地上......
"事成否?"约莫半小时后,在政府办公厅的某个角落,那名刺客与自己的上司碰头了。
"大人放心。从此世上,再无'暗虎'。"
"哦?那他死前,脸上可有什么表情?"
"这个......请大人恕罪,小的行刺后便只管回来复命,这些小的并未注意......"
"那也无妨。你帮我解决了一条'暗虎',我赏你还来不及呢,又怎会惩罚你?从今日起,你便是行动处的副处长了!"
"啊?......"刺客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喜,"小的......不,卑职谢谢大人提拔!"说完,便欣喜若狂地离开了。
"哼......李清啊李清,你若是那时候还有意识,想必也十分不甘吧。"那刺客的上司冷笑道,"不过,你们越是不甘,越是愤恨,我们,才越是高兴呀。"
肆
李康疯了似的奔出李府,映入眼帘的,是哥哥的尸体:二十分钟前,李清出去买报,途中惨遭暗杀。
李康“扑通”一声,跪在尸体边泣不成声。他不相信这是真的。毕竟,二十分钟前,哥哥还生龙活虎的。
可那遍地鲜血,却无情地告诉他,这就是必须接受的现实。
“哥......你可还有什么夙愿未了?”他端详着李清,含泪喃喃道。冥冥之中,哥哥熟悉的声音仿佛又回荡在耳畔:“宁为国家鬼,不做贼将也。”
他反复咀嚼着这段话,注视着哥哥。
渐渐地,李康的眼中少了一份悲伤,多了一星火光——他明白了哥哥的遗志。
他从哥哥未暝的双眼中,读出了报国未遂的遗憾。
他从哥哥紧握的双手中,读出了为国牺牲的决心。
他从哥哥衣襟上洇开的殷红中,读出了激荡在万千国人心中的热血......
这就是李清,一心为国,鞠躬尽瘁,至死不渝。
赤血,把大地染成了赭色,同时也把李康的心染得通红:那是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宁为国家鬼,不做贼将也。哥,我想我已经懂了。黄泉路上你大可放心,一切,我来替你担着。”李康伸出手,阖上了李清的双眼,然后对一旁的管家说:“哥的葬礼,我可能不能参与。还请管家在主持葬礼之时,务必将他的牌位立于父母之旁。”
“公子这是......?”
“无须多问。”李康摆摆手,说完,缓缓走回李府。
回到房间,他用李清的电台向上级发送了一条电文。
"李清已逝,暗虎不灭。"
伍
往后整整十天,李康都在破译那条密电,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支撑他的不只是咖啡,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宁为国家鬼,不做贼将也。
“台儿庄!”终于,他黯淡的眼眸泛起了一阵亮光,“他们要在下个月攻打台儿庄!我得赶快联系少校,让他们尽早做好战斗准备!”
当他办完这些,回到卧室时,他突然吐了一口鲜血,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即便是铁打的身躯,只怕也要受不住了。
尾声
1938年,台儿庄战役爆发,中方准备充足,状态良好,逐渐转守为攻,歼灭了敌军,遂成为中国第一场胜仗。中国从此不再屈膝挨打,逐渐站了起来。
至于李康,之后便销声匿迹,不知所踪。没有人知道他是生是死。但这已不重要,毕竟,还有千千万万像他和李清一样的爱国赤子等着为国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永不退缩。
因为,赤心永在,赤血长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