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学,你身边的伪科学(一)
文/黄天霸
//www.greatytc.com/p/47b761edf6dd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较长,建议在饭后休息或者实在无聊的时候阅读。
吃完中饭,打开了昨天在一被拉进去的微信营销群,点开一些分享的语音和文字的内容后,顿生一些心得,颇为不吐不快。
是的,营销是一个借力的工作,用得巧妙者,就是专家和老师。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好”老师,所以我也会被不少微信群主拉进他们的营销学习群。
营销,并不易模仿,听得懂说得出来和实操之间显然还有一个巨大的门槛。面对许许多多的营销学专家叙述出来的营销,更多的是伪营销,是诓骗圈钱用来售卖他们自己的营销学的“销售行为“而已。成功的营销人,是他在社会经验和阅历,为人处事的内在修为的成功,并不是“营销理论“的简单进行复制便可成功,没有漫长的时间的沉淀是不可能办得到的。
下面这个案例就是群里的专家开课分享的一个“经典案例“,我认为是毫无逻辑的伪案例:
有一个农民他有一个儿子。大学毕业,没事做。有一个营销专家就找到农民,跟农民说,我给你的儿子介绍一个女朋友吧!然后,农民就说,这是小孩子的事,让他自己去,大人没必要干预。他说,你想清楚一下哦,介绍这个女的,是比尔盖茨的女儿哦!这个时候,那个农民,眼睛一亮,很兴奋的答应了。。。
(考虑到篇幅,后续内容省略,没看过的可以百度这个案例查看完整内容,省下来内容用来节省大家的时间以便有心情和时间来完整阅读本文)
上面案例在现实条件如果都是事实存在,那么这个案例成功的条件显然是“农民儿子“应该具有很强的“自身谈判的能力“,以及许多其它的条件(细节),方能成事。
能实操的营销人并成功的,与天才无异。而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任何成功的经验都仅仅是经验,亦即是说它仅仅的作用就是“参考使用“,而非“套用“。中国(式)的营销更多情形只是专家们自己认为教学他人后,立马可以赚钱,一旦掌握立马发财。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其一,这个人可以在大学做客座教授,可以著书立作。其二,人们就真的都可以享用发财之道。不过我想,要是人人都这么容易成为百万富翁了,百万富翁这个概念还存在吗?
此处笔者想说的是,一个学习驾车的人,启动,倒车,上路,停车都学会了并不代表真的会开车。我们知道那些个拿到驾照一直还没有上过路的人,与那些学了很多营销知识,无法实操赚钱的道理是一样的。
此外盲人,先天残疾,还有心理,色盲等等本来就无法把开车作为目标的人,还说明了并非每个人都需要学开车,并非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营销去赚钱的!人们往往认为营销=赚钱,想赚钱的人都去学营销,更有甚者妄想赚快钱,其实营销=赚钱,赚钱=\营销!
笔者认为判断一个营销专家或者营销大师,是不是伪专家,只要看他能不能赚到钱。很难想象一个没‘’数过钱“的专家来教你赚钱,你能相信的话,也是个奇葩!
回到农民儿子找比尔盖茨这个案例,我们来谈谈这个案例的营销教学一些不合理之处:
这个案例我分析它显然是杜撰的。杜撰的案例也显然是经不起推敲。在这个案例中充斥着典型的中国人的思维。
营销是实操的学问,非事实存在的营销案例,应该都经不起推敲。 经不起推敲的东西,如果还拿过来的去教学,岂不是与骗子无异。况且在本案例里,连最基本的常识逻辑都没有。
我学习东西惯常用模拟的方法进行。当我准备模拟这个案例进行实操却发现,我居然根本无从下手,没有突破口,而且到最后连这个案例的本身目的是什么都难以定义。
这简直就是一个惊天大骗局,我决定写下来,同时全文发到群里进行探讨和讨伐。
1。事实上,我们在书店看到的那些个什么哈佛大学成功学,美国商业成功的法则之类的书,99%都是被杜撰出来的,被中国人杜撰出来的。书中的内容只是中国写者为了卖字赚钱抛弃了基本良心和道德。至于内容,都是中国人的劣性思维和故事。更甚者充满荒诞的逻辑和混乱的思维。这些东西在国外的文化根本不存在。
2。这个被分享的案例,到最后我都不明白它要教的是什么。难道是教怎么利用?又或者是教我们策划这个农民儿子能找到工作娶到富商女儿的“专家“ 如何整合资源?还是说儿子能找到工作还能娶到富商女儿的方法,又或者是“找到工作“,和“娶到富商女儿“其中任何一项,如果都是,那它显然只是电影故事里的一种“完美结局“而已。
3。开篇就说:儿子大学毕业应聘副总裁,光这句话,我就觉得很“呵呵“了。。。杜撰者一点严谨可考度都没有。
4。上面这点也许有些人会说,为什么纠结这么一点,把条件改一下不就得了,如果是这样,我到是想看看经过改一下,杜撰出的另外一个版本是什么样的,如果有人尝试一下,我愿意和这个人一起探讨,请教。
5。这个案例我是实操不下去了,(各位看官司可以脑补它能不能成功的情形),请看:农民儿子到底是先和盖茨的女儿结婚还是先去花旗银行应聘副总裁?先结婚似乎不可能,因为他还不是案例说的花旗银行副总裁。那只能先工作,那么履历是不是要填已婚?难道不担心要背景调查?细想之后你会发现无论如何,这个案例都走不出欺骗的框架,这个营销专家要如何弥补这一点呢?就算侥幸成功,将来难逃被发现,紧接着是不是会发生比尔盖茨发觉被骗,农民儿子最终被扫地出门,又或者那个策划这件事的始俑专家被花旗高管雇人追杀?一部好莱乌大片诞生了。。。
说到底,这还是一个欺骗的案例,且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下的“欺骗案例“,如果这样一个欺骗的案例都能拿来作教学,我是真的怀疑当初写这个案例的人的背景了!如果连这样一个简单逻辑案例都写得错漏百出,这个作者我想也实在是一文不名吧!!醒醒吧学营销的同学们!
6。额外的,营销也许与利用有关,但是绝对与欺骗无关,关于此点,我想谈额外谈谈我个人的两点:
6.1 我从小对欺骗有天生的排斥,对卖假货者是天然的排斥,即使这个人将来卖真货,我也没办法就接纳他曾经卖假的这个事实行为。售假者的回报就是等他卖真货的那天人们仍然认为他/她售假。
我所在的城市有一家做得最大的运动用品商家 ,因为早年亲身的经历,每次都买到假货,以致后来我对这个商家无论何时都怀有芥蒂。这种前提下,即使我会在某个时期失去一些甚至很多的生意机会,我宁愿选择这种失去。一些朋友级的客户让我帮他们买“高仿“的产品,我一般的回复是“去淘宝淘吧,那里面大把连挑选都用不着“。在中国最大的羽毛球网络社团中也活跃了几位卖假而赚了不少钱的人,他们终将被回报!
不造假,不传假,不售假,这是我的底限。名正言顺方能成行之久远。笔者无法反对别人做假卖假,我仅仅能做到的一点就是:假货止于此。就像到我手上的假钞,怎么可能再让它跑掉!
6.2 三年前,一个好朋友无意中的一次未遂交易,让我知道不卖假,不仅仅是口号上的,更重要是要有“识别真假“的能力。那天朋友电话说到自己有一批工厂的“小货“羽毛球拍,保证正品(三大品牌中的一个品牌),待见到实物后,当即傻眼。而我这个朋友还仍在各种保证,各种拍胸脯,只差一点没把胸脯拍肿,仍然说是真货。我相信他决意不是要欺骗我,只是他自己对真假并无辨别之法,反倒让我花了一个小时的教学时间辅导辨假知识。如果我也一样不能鉴别,想想看下一步就是我的客户要用到假货了,心悸!每每想到此事,都后怕。
7。营销上的借力的方法,倒是有一个朋友的一个真实案例,让我知道了中国某个省的人的利用招术之绝学(请原谅我是有地域情结的人),绝对是聪明绝顶。他说:世界上三种人,聪明,精明,高明。聪明人很多,社会上能自我生存下去的人,都可以算是聪明的人。精明的人则是懂得利用关系来做生意的人,说到某省人在利用关系时,讲到了一个要开店的人如何利用工商局长和一个团级军官关系而成功的故事,很是生动。不过,利用和借力,始终是不同的概念,这个故事看上去更象是“利用“。营销更高级还是象“高明“的人学习,而不是聪明和精明的人。
我们生活中总是很多不经意的骗局,只要你建立起一点点逻辑,那么,骗子就无法大行其道。人们总是这么容易被忽悠,除了没基本的逻辑不够外,妄图赚快钱,快速成功,不能坚持,人云亦云,道听途说。。等等的不成熟心态,是他们容易上当的最根本原因。
这篇文章最后回应的标题是:请注意您身边的伪营销学!
营销学不是伪科学,经是好经,只是被歪嘴和尚念歪了!
2016.4.20于东莞市南城某咖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