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T. S.艾略特《荒原》《四个四重奏》《空心人》等给我们的记忆很深刻,这些充满冷峻、严肃、大印象的作品气势磅礴,有戏剧性的结构、典故运用、以及场面宏大与镜头切换的形式。艾略特曾提出“客观对应物”是指各种情景、事件、典故等,搭配成一副副图案来表达某种情结,并希望能在读者心中产生同样的感情。艾略特的诗歌的真正伟大意义,是表现一种时代背景,用诗歌的窗口向世人展示尘世的沧桑。
关于以上作品网上的评很多,今天读到二首短诗,带抒情的艾略特,现试着浅析。
《弗吉尼亚》这件作品意象很鲜明,采用了色调的处理,用宽宏的形式展开,这首作品的起调很高,后序始终保持着这种节奏与宽幅的歌喉。诗中采用大量的带色度的相像,开合自然,是指镜头的切换,由近及远。“反舌鸟、大门、山岭”等。艾略特的诗具有强大的理性支撑,这件作品同样少不了,这里的夹杂如:“衰败、生存”以及“铁的思想和我一起来临”“永远运动”。这一系列的加入,使作品由表象的河流转入作者内心,并且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便是“客观对应物”。作品的个性充满坚定不屈与勇敢向前的精神。
《弗吉尼亚》 艾略特
红河、红河,
慢慢流淌的热默默无声,
没有意志能像河流那般平静。
难道热只在一度听到的
反舌鸟的婉啭中运动?静谧的山岭
等待着。大门等待着。紫色的树,
白色的树,等待,等待,
延宕,衰败。生存着,生存着,
从不运动。永远运动的
铁的思想和我一起来临
又和我一起消失:
红河、河、河。
下面一首短诗《我最后一次看到的充满泪水的眼睛》同样充满抒情。国内写眼睛的作品很多,如:朦胧诗人顾城《一代人》。但这首在情怀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国的徐志摩诗人的《我不知道风朝哪一个方向吹》,梦幻般迷人浪漫。
男士应该是武神,怎么能轻易流泪?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是指对大地的感情。我们讲内审,是指朝内看,通常我们眼里只有外观的世界,那是充满泪水的世界。在这件作品中,作者引用了“分界线”,明确地表示是在生与死的过渡中,所看到的是真实的痛苦,而死亡后又是“金色的幻象”解脱。
很少读到如此缠绵悱恻的作品,艾略特的思路庞大,布局零散却又丝连,这篇让人怀疑是不是艾略特本人所写?第二段重复倒装第一段,完全不像艾略特本人的风格,而且收尾最末引用“眼睛”,是指众人的眼睛,具有中国特有的点穴之收官。他带给我们的是后三句的思考,一个长久的生命力,眼泪是短期的,我宁愿相信,眼睛的生命力,是长久而永远。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所见。
《我最后一次看到的充满泪水的眼睛》艾略特
我最后一次看到的充满泪水的眼睛
越过分界线
这里,在死亡的梦幻王国中
金色的幻象重新出现
我看到眼睛,但未看到泪水
这是我的苦难
这是我的苦难
我再也见不到的眼睛
充满决心的眼睛
除了在死亡另一王国的门口
我再也见不到的眼睛
那里,就像在这里
眼睛的生命力更长一些
比泪水的生命力更长一些
眼睛在嘲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