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书友聊天,说起玩微信。
她说:“最值得欣慰的是,老公学会玩微信后每天给她发红包。基本是每天一个,虽然不多,只有一两块钱,但他能坚持每天一个,我的感觉真的不错,美哒哒!”
因为书友也是不惑之年,说起这点“小确幸",虽没有年轻人的眉飞色舞,淡淡的微笑里还是掩藏不住内心的欢喜。
生活中,大多数都重复着平淡的日子,往往没有多少怦然心动的大惊喜等着你。特别是夫妻,职场中的不如意,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一个些小的欲望的不能满足,都可能成为影响夫妻感情的羁绊。如果巧用一个“小意境”给对方,那么也可能有一种穿透力,彼此也许就多了一份情好,少一些争吵。
又是一个书友,是中学教师,热爱读书,积极参加了几次读书沙龙,分享很精彩。聊天中,她说要入会,马上要老公发红包。一边聊着,她一边收着红包。高兴地说:“老公外地做工程,我要他发红包给我,一连气儿发了三个,也不问做啥用。嘿嘿,肯定当我“双11”抢购了吧”。是啊,开发微信的人在精明了,就这么一个“红包”飞来飞去的,着惹了多少魔力情怀!
微信红包的使用是普遍认可的。特别是在购物、转帐方面给人们带来的便捷服务,很受推崇,微商们做起来更方便。所以,在朋友圈和微信群总有闪动着的各种产品的视频展示,虽然,有时觉得自己不微不商的,看到整天的发广告也有厌烦的感觉,但还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自己所需要的宝贝,当然也就发“红包”出去了。
由“红包”说开去。微信一旦注册,有喜也有忧。其乐,不必说道,各有其感。其忧,则是拨拉浏览占用了相当大的时间,随时随地都可看到对着手机傻乐的景状。早起睁眼,第一件事就是看动态,晚上临睡前,最后一件事还是要看信息。难怪有人把此状比“抽大烟”,其姿态还真差不多。微信的包袱太深,且极具传染力,想收手基本无药可治,只能自愈。
而在“红包”,除了正常使用外,还有行乐之功能。比如:有些群把发“红包”当作游戏,我虽不甚参与,但它对于活跃群里气氛还是蛮奏效的。群主有时要多破费一些。当然,“红包”多是毛毛雨啦!
也曾看到这样一则消息: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其实,“焦老师”一个小小的互动,不必上纲上线,就当一次“丢沙包”游戏而已。值得深思的是老师此举,说明一些学生的学习状态令人担忧。更不能将老师善意的“红包”当作“黑包”!
微信时代,“红包”应该是感情的纽带,不能全是买卖。如行酒令一样笑然处之:感情深,给一分;感情浅,闪一闪。
“红包”之魔力,当用之慎之。呵呵,劝君收发有度,越过越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