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道丰
编辑 |石文凤
图片 |Rober Chang Chien
1
北京的天总是习惯于微蒙蒙的一片,就像这个世界上的人,彼此之间似乎永远都隔着一层,很难心与心的靠近,真正地看清、理解彼此。
早上6点多钟进入北京的地铁,人已经开始多了起来,此刻,北京的上班高峰期已经正式开始启动。
进入地铁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长串的队伍,还有一幅幅没有睡醒却又焦躁的脸。顺利地来到车门进入口,依然还是满满的人流,长长的队伍。地铁如约而至,人潮蜂拥,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够进去,彼此互相推搡、挤动。
时不时还会有有乘客的谩骂声“挤什么挤啊?没看见已经上不来了嘛……”这个时间段,也是情绪最容易爆发的时候,但也是我们彼此之间距离最近的时候。虽然陌生、互不相识,却是紧紧互挨着,尤其是在这样的夏天。
美国心理学硕士邓肯说过:1.2米是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
除非是你特别信任、熟悉或者亲近的人,否则无论是说话还是其他的交往,逾越了这个距离,都会让你产生不安全的感觉。
公共场所应保持的礼仪距离
1. 亲密接触 (intimate distance 0-45) 交谈双方关系密切,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 0-45 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切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及情人之间。
2. 私人距离 (personal distance 45-120) 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
3. 礼貌距离 (social distance 120-360) 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办理事情时。
4. 一般距离 (public distance 360-750) 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听演出等。
安全距离,也就是说:每个人周围都有个无形的安全气泡,把你围起来形成一个自我保护区域。关系不同,这个保护区域大小就不同。
那么,地铁上如此般紧密的距离,人与人之间就能够加强联系吗?
经历过的人都会知道,答案显而易见,NO!我们彼此之间虽然距离很近,可是却都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也就是说,我们虽然活在相同的物理世界,但是都活在不同的心理世界。而心理世界,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个真实世界。——我们都活在不同的真实世界中!
2
北京的地铁是一个最鲜明的写照:地铁上虽然人挤人,彼此距离很近,甚至我们都在一个车厢,可是完全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且不说表面看上去的安然无恙状态:看书者、玩游戏者、听音乐者、冥想者,还有睡觉者……每个人都在自己内心的世界里漂泊、游荡,虽然物理距离咫尺之间,但是实际上的真实世界却是天涯相隔,根本不会重合。
也许曾经搭乘这班地铁N次,彼此物理碰面N次,但是心中依然了无痕迹,确切地说,我们之间是距离最近的陌生人。
我们都同样坐在一个地铁上,甚至一个车厢里,可是我们都活在不同的世界里。每个人的世界都有自己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认知、不同的判断标准,也正是这些原因,我们彼此之间纵然面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而产生不同的结果,由此产生不同的情绪。
经常坐的10号线,连续两天在高峰期,我都看到打架事件发生。起因很简单,后面的人要下车了,冲前面的人喊,而前面的人纹丝未动。于是后面的女子开始嘀咕“有病啊,耳朵聋啦,怎么不动啊?”
而这句话却恰巧被前面的人听到,前面的人开始回复“你才有病呢,你全家都有病,没看见我带着耳机啊?”……
一来一往,你一句,我一句。彼此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反驳对方,甚至都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正确的,对方就是SB!
同行的朋友实在看不下去,连续两次上去拉架,结果一次头上被打了一拳,一次身上挨了一巴掌。
人们经常说,看见打架的,要躲的远远的,别掺和。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双方都会认为,你是TA的人。彼此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对方、看待这个世界,因而误解了这个世界的真相,根本看不到和解的希望。
在新世相上看到一句话:我们是谁,竟敢这么轻易地评价别人的生活?
是呀,我们是谁竟然如此草率地定义了别人的行为?
3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中说“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他”。
《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逢事必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来认识辨知,我们主观的了解观察,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单一角度判断,是不能达到全方位的观照的!
当你要对一个人下结论的时候,想想:你所看到的真是事实吗?还是你只从一个面,一个点,去观察一个人呢?
大多数的人根本不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困难的时候,就已经给了对方下评语了,更何况是在有利益冲突下的状况。
4
现今的人们拥有高学历高知识,却往往过度仰赖高知识,而忘了让自己在智慧上成长。
很多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要客观地跳出成见,才有机会接近真相。
连孔圣人也会对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况我们呢?
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对他人产生了某种印象,从而为他人打上某种“标签”呢?
孔圣人可以当下就用智慧,轻易了解真相,消除误会,可是我们呢?
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尤其是亲密关系里,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他。
你想,这里边会有多少误会,会有多少误解?
你总在和“你以为的他”交流,你知道“真正的他”的想法吗?
你是否觉察到真正的你?你自己的内心的需要是什么?对方的需要又是什么呢?
你曾经多少次误解了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
走出地铁,抬头经验看到了阳光,看到被阳光拥抱着的绿叶,这一抹绿色,何尝不是生命中的一个奇迹!
回归当下,回到现在感受身边的风、阳光、对面的微笑,面对真实的自己,才能够找到真实的对方。
下次当我们面对冲突的时候,此刻不放把心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看到的究竟是哪一个TA?我的认知是真实的吗?
试着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真正地感同身受他人的感觉,我们便能够看到对方的缘起,了知对方的不易,进而滋养自己内在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