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上四年级了。同事经常劝我给孩子报学习班学奥数。他虽多次劝说,但我无动于衷。于是,他对我孩子的未来忧心忡忡,甚至认为我是个不称职的父亲,是我让自己女儿输在起跑线上。
奥数真的那么好吗?孩子不学奥数真的就没有前途吗?如果不是因为我曾经学过奥数,参加过高考,我也许就听了同事的建议,给女儿报班了。
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被数学老师选进了刚刚成立的奥数学习小组,目的是通过集训选人参加县里的奥数比赛,被选进小组的都是各个班里的数学尖子生。在奥数小组里,我忽然感觉数学真的好难,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每天放学,别的孩子都回家了,我们几个还要留下来学奥数。刚开始接触“鸡兔同笼”题的时候,大家觉得挺有意思的。但是,随着题目越来越难,我感觉越来越没有兴趣,最后越来越觉得自己好笨。跟我一个班的葛瑞却学得很轻松,也很有兴趣。尽管我们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成绩不相上下,但在奥数班我明显跟不上他,差距越来越大。奥数小组十来个同学,真正学得好的也只有葛瑞,别的同学都跟我差不多,没兴趣,真的感觉太难了。最后由他代表我们学校参加县里的奥数比赛,结果也没有获奖。
后来上了初中,我跟葛瑞还在一个班,开始学习几何,代数,化学,物理课程。三年初中学习,感觉葛瑞在数理化课程学习上特别轻松,而我们其它人跟他比,学得更辛苦些。同样的作业,他半个小时就完成,我们多数人可能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完成。那时候,我们都相信勤能补拙,毕竟像葛瑞那么聪明的人是极少数。从考试成绩上看,我和他差别不是很大,基本上都能进年级前五名,只是他学习上显得更轻松些。
那时候在我们县,只有考上县重点高中才可能上大学。县重点高中为了选拔尖子生,不采取按中考成绩录取的方式,而是用提前单独命题考试的选拔方式。听老师说选拔考试比中考难多了,当时我们多数人都比较悲观,我甚至认为这种考试简直就是给葛瑞这样的学生准备的,他要是考不上,估计没人能考上了。
可是,实际考试成绩下来,我们有八个人被正式录取,是我们中学几年来成绩最好的一次。葛瑞跟我们其它几个人分差其实不到十分。
那时候,我们县高中集中了全县最优秀的学生。我们乡这八名当时的尖子生,进入县高中时一下子都变成了中等生,当时大家都很失落。数理化天赋很好的葛瑞,到了高中成绩排名,比我们稍好些。因为大家都在拼命学习,目标就是高考,已经没有人再愿意学奥数了,变得越来越现实。
高中的学习节奏很快。为了有充分的时间复习,早点进入题海,高二的时候,我们已经学完高中所有课程。高三一年的时间,全在复习准备高考。为了保证升学率,我们平时的练习题越做越难。我不论多么努力,感觉成绩就是平平,对照往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我平时模拟考试的水平也就能上个大专。所以,一直到高考前填志愿(我们那时候都是先填志愿),我都对自己没有信心。听老师说,像我这样的成绩,本省的本科基本没希望,只能往偏远省份考。所以,我填的志愿全是甘肃、黑龙江这些地区的不怎么知名的学校,专业全部是“服从安排”。由于特别没有信心,当时的心态是只要有学能上,学啥专业都行。由于学习比较拼,身体也几乎掏空了,高考前感冒了,一直到高考结束,也没好。
由于感冒严重 ,我完全没有信心,考试的时候特别平静,把会做的题尽量多做并且做对。结果高考成绩下来,我出乎意料的达到了当年第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比平时反复模拟的测试成绩高出40多分。而一直成绩比我好的葛瑞,竟然不幸落榜了。据说是因为考试时紧张,没发挥好。
如今回忆起来,其实高考考的全是教学大纲里的知识。由于老师复习时把难度加大,反复测验下来,分数总是上不去,会让我们自信心下降。高考的时候,不仅考的是知识,也考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前面分值较低的题里面,会出现一两道“干扰题”,这种题的特点就是分值不高,但一般的学生做出来所付出的时间会大于分值。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可能因此更加不自信,甚至脆弱的心理立刻崩溃,影响整个考试过程的发挥。数理化的最后一道题,被称做“压轴题”,实际是拔高题,只有少数人有时间做并且做出答案。而当年的我,最后一道题基本没碰,就回去检查自己做出答案的题了。
由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我总结高考考的就是大纲里的知识和心理素质,跟奥数之类的东西没有关系。正因为如此,我坚持不给我女儿报奥数班,也不打算报其他补习班。从目前情况看,女儿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在陪孩子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女儿不是那种对数学天赋特别好的孩子,但孩子始终保持自信、快乐、积极的学习状态。而自信是我最想呵护的,也是我曾经失去的付出过代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