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混合开发真的可以缩短开发周期么?

什么是APP混合开发?

是指介于web-app、native-app这两者之间的app,它虽然看上去是一个Native App,但只有一个UI WebView,里面访问的是一个Web App。

在为某奢侈品牌集团旗下的彩妆护肤连锁零售客户搭建APP的时候,我们采用了混合开发模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所有页面都用native的话,工作量巨大,而且后期维护成本很高, 对一处页面的调整,需要同时修改Mobile站点(以下简称M站)和app

M站已经成型,checkout ,支付 等核心流程都已经在页面中实现好了,开发周期可以被大大缩短

Sounds good!我们来看看实际开发中会遇到什么吧

通过User-Agent来显示不同的页面

虽然说页面会复用M站, 但是页面的细节部分还是会有区别,例如 title, 跟踪代码什么的, 鉴于APP可以监听所有的请求,

所以很自然的想到可以让APP修改User-Agent(以下简称UA), 即在默认UA 后面加个后缀,前台通过UA判断请求是是来自M站还是APP。

想法听上去没有什么问题,本地测试也是OK的,结果到了Stage环境却不生效了,分析了半天,发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东西--缓存

虽然我们的页面可以通过UA来区分请求来源,但是缓存还是按URL来缓存的,好在目前主流的缓存设备(CDN, varnish)都支持根据不同

的UA来缓存,但是,如果缓存设备不支持呢?那就只有通过加参数或者新建一个新的URL来区分了。

结论: 通过UA判断请求来源的方法是effort最小的方法,但是需要考虑到当前网站的缓存方式是否也同样支持按UA区分

JS动态修改还是页面直接生成?

上一个问题解决判断请求来源的问题,那么采用何种方式来修改页面元素, 在是页面onReady事件中动态替换还是通过JSTL的方式在

页面生成时就确定好, 一开始我们选择的前者,因为前者的改动量最小,但是在后来的测试中发现通过JS修改页面元素有个致命的问题

页面修改后会闪一下,用户体验会很差,所以只能选择后者

结论: 页面直接生成的方式虽然effort高,但是用户体验比JS动态修改好

webview性能瓶颈

在测试中,我们发现当页面元素很多(例如首页,PDP页面), 或者服务器需要长时间处理的(例如订单提交页面) 用户的体验会非常差,即使

增加了loading遮罩,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有时还会出现遮罩去不掉的情况,所以当遇上以上2中情况时,最好能抽成native的页面,通过接口

的方式提交,这样用户体验会更好

结论: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页面元素很多(例如首页,PDP页面), 或者服务器需要长时间处理的(例如订单提交页面) ,看看是否可以抽成Native页面+接口的方式,另外动静分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何实现支付?

因为本项目之前已经有个M站,所以一开始的想法是所有支付都走网页版的移动支付, 不走APP版的移动支付,但是在实际测试中发现如果走网页版的移动支付,

第三方的支付网关会提示你是否使用app支付,当你选择app支付并支付成功后,无法返回原来的app中,只能依靠用户通过回到桌面再点开APP的方式重新打开APP,

显然这种用户体验会比APP版的移动支付差太多

结论:从用户体验出发,APP版的移动支付比网页版的移动支付好太多了

混合开发一定是未来的主流,因为没有一个客户会为了APP 和微信各开发一个native版和一个H5版的移动网站,但是如何做到既能兼顾用户体验和开发进度是个很困难的问题,

只有从项目中慢慢总结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663评论 25 708
  • 我的家乡是长江边上的一个中等城市,水陆通行。但出远门更习惯走水路,坐轮船再中转。 记得九年前,面对满面狼藉的生活,...
    黄小丽的私人订制阅读 529评论 3 1
  • 1.1大型网站软件系统的特点 高并发,大流量:需要面对高并发用户,大流量访问 高可用:系统7*24小时不间断服务 ...
    Kratos97阅读 305评论 0 0
  • 罗振宇:一切的根源都在于自我 第一是不要害怕自己处于矛盾的状态《第一流的智慧总是自相矛盾》——王烁智慧的代价是自相...
    一般的路人丙阅读 3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