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生与康复领域的长期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一套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融合了站桩与呼吸发力训练,对多种慢性疾病的康复大有裨益,还能作用于心理健康层面。
站桩是整个训练体系的基石。站桩初期,采用自然呼吸,让身体在放松稳定的状态下,通过特定姿势调整,使肌肉、骨骼慢慢找到平衡 。在这个阶段,呼吸自然流畅,不需要刻意控制。随着站桩练习的持续,身体会逐渐获取整劲。整劲是身体各部位协同发力、高度协调的力量状态,对整劲的清晰感知,意味着身体协调性和力量掌控能力得到提升。
然而,有人认为站桩治百病,这种观点其实并不全面。站桩是获取治病功效的途径,但要真正改变体质、解决慢性疾病,仅靠站桩不够,必须结合呼吸发力来训练。我将这种结合呼吸的训练方法称为呼吸发力功法。从自然呼吸站桩到呼吸发力功法,其过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身体适应站桩,对整劲有了一定感知后,便可以开始尝试引入呼吸发力功法。
呼吸发力功法依据个人体质进行针对性训练,呼吸节奏和方式与身体经络紧密配合,通过一呼一吸的微妙发力变化带动身体内部气血运行。以老慢支患者为例,特定的呼吸发力训练能增强肺部功能,改善呼吸深度和顺畅度,缓解咳嗽、气喘症状;便秘患者在呼吸发力训练中,可促进腹部气血循环,增强肠道蠕动,改善排便情况;尿频患者则能借助呼吸对身体整体机能的调节,强化泌尿系统功能,减少尿频现象。
独特的呼吸训练还连带关节肌肉运动。呼吸时,巧妙带动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等大关节运动,对这些关节进行强化训练。每一次呼吸,都能让关节更灵活,肌肉更有力,长期坚持能有效预防和缓解关节疼痛、僵硬,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在心理健康领域,这套训练方法同样效果显著。失眠时,人的思维易陷入对某些问题的过度专注,形成固定思维频率。站桩与呼吸发力训练能让训练者将注意力转移到身体感受上,打破原有思维模式。专注呼吸节奏、身体姿势和肌肉发力,能让大脑从失眠时的焦虑和执念中解脱,逐渐放松,进而调整睡眠状态。
对于抑郁症患者,站桩与呼吸发力训练为其提供专注当下身体体验的机会,帮助暂时摆脱负面情绪和思维束缚。训练过程中,身体运动和呼吸调节能促进神经递质如血清素的分泌,改善情绪状态。同时,专注训练能让患者思维得到转移和重塑,从消极思考模式转变为积极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增强自我掌控感,逐步缓解抑郁症状。
经过长达10多年的亲身实践与总结,我可以肯定地说,将站桩与呼吸发力训练相结合的康复方法,效果非常明显。现在,我把这些体会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希望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但请务必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大家都能在科学的指导下,探索适合自己的健康之路,开启健康生活的新篇章。
原创:张成义
2025年2月9日晨 于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