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西稍门见一老朋友,路上问路,彬彬有礼的去先说一声“你好,请问”,然后对方忽然吓得浑身哆嗦,我顿时心里不开心,怎么我似乎成了一个穷凶极恶的歹徒了?或者,是我的这样的礼节性的开场白令人觉得不舒适?
产生这样的尴尬,到底有多少种可能的内在的原因呢?
我猜想有三,首先是每次问路的时候,常常伴随着我表达的肢体动作,或许是这些动作产生了这种多余的判断,而产生了对人的惊扰?
其次是我今天穿了一件衬衫,下身是运动裤和皮鞋,整体看来很不搭,前一段时间的红裤子,蓝色衬衫就被人诟病了很久,我当然知道这样其实并不是很好,可是也并没有注意什么,我想言行举止会更好的判断一个人,可是我想我的确高估了群众的判断能力,当然这并不是讽刺。
因为再次可能是对方正在交谈而我瞬间的插嘴,从无法察觉到和自己对话,这样遥远的距离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实现靠近,会产生这样的惊吓。
而产生这样的尴尬,到底有多少种可能的外在的原因呢?
也同样有几种猜想,首先是对方对“我”的初始判断的错误,而产生了对我的可能“惊恐”的感觉,而我成为了一个这样的符号,当我这个符号妄图走入她的话语中时,她便产生了这个符号对应的动作,我想这样的原因在于普遍的认识人的肤浅,大多数人往往通过初次的见面而判断一个人,甚至不通过更多的言行和举止就将对方拒之门外,这样当然是不合适的。
其次是整个社会带来的防备心理,我想这和前些日子小寨出现的精神病患者杀人事件,以及层出不穷的城市治安事件息息相关,当大众走在路上而仍然能够感受到一种袭击的存在时,那想必是一件值得思索的事情。由此,那些生活在中东等地的人们生活的痛苦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次是对我这样“礼貌性”的问路的不适应,觉得生疏无比,好像我太过特立独行而与众不同,而这种与众不同会带来他人的一种礼貌性的拒绝,一种防止自己被外界的新鲜事物侵袭的保护?
我想,上述的原因应该是综合的,那么各位看官,你们觉得,是哪种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