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头脑中心会透过感官收集来的信息(经验)生发灵感(也叫念头或问题),产生想要知道答案的压力(对未知的了解)即动能,促使我们的逻辑中心(意识)进行思考:对这些收集来的信息,重复的进行过滤处理,使其合理化,概念化,得以表达出来。其作用是通过与外在沟通,传承知识,展望未来,指导合作。
我们的头脑是通过感官(眼耳鼻舌身)收集的信息以比较的方式来认知事物的,比较即是“非此即彼”的二元性,这意味着,它只能传达事物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面,比如看到手的这一面的同时就看不到另外一面;在同样水温下,手冰冷的人,跟手温暖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身体是透过温差比较来传导水温的,而不是水实际的温度)也就是说我们的感官知觉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我们头脑所认知的是透过碎片化产生对整体的错觉 ,从而使我们的智商得出错误的结论。头脑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分别,也就是指我们的智商,本质是区分和分解,比如,分别人和树,把物质进行分解成分子,原子……这是我们在这个二元世界赖以生存的有利工具;第二个层面是积累,就是收集信息,也就是我们的记忆,它所存储的都是过去的感知,所有的念头起源于此。如果我们的智商认同于此,就相当于把智商奴役在感官的知觉中,即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是虚忘。第三个层面是觉知,就是分辨真实与虚假,区别是存在层面的还是心理层面的认知。如果我们的智商沉浸在觉知的层面中,那么它就会成为我们解脱的工具。
我们心脏的工作就是不断的跳动直到死亡它就停止,这是一个自动化的运行过程,事实上身体的所有器官都是如此运行的。当然,头脑也是我们身体的器官之一,它也是一个强迫性的自动化驱动的过程:不管你是否愿意,念头会自动产生,而且这里没有刹车,没有离合,全都是油门,无论你试图做什么,头脑只会转的更快……当你不去注意它时,念头就会慢慢减少。其实念头不是问题,但认同念头就是问题。好好的回想回想,在我们美好的时刻,幸福的时候,快乐的时候,狂喜的时候,平静的时候,是不是没有思考,只是活着的觉知,这只是存在的方式。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存在还是不存在呢?这个就是由觉知呈度来界定,当你清醒的时候,你就感觉到世界的存在,当你熟睡的时候,你就感觉不到这个世界的存在了。死人和睡着的人区别就在于觉知不同,醒着的人与觉醒人的区别在于,虽然身体都休息,但是觉醒的人某些部分一直清醒,即觉知达到另一个层面。
不管是定义或者空白的头脑中心,都应该要认识到头脑这一器官的运作模式与局限性,不要受其制约,做出错误的选择与决定,耗损自身的能量与时间。我们应该冲破头脑的限制,根据自己的内在权威和人生策略来做决定。在人类图中,我们就能够清晰的看到,头脑中心不与动力中心连接,也就是说头脑的想法不作为行动的准则。如果你只跟随自己的头脑,最终只会带来失望,因为它缺乏自身能量的支持,常常无法实践或因困难中途放弃。其实我们受头脑的制约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爱情与面包,爱好与金钱的选择,相信每个人都遇到过吧?跟随头脑或许得意一时,但最终快不快乐,自己知道。
我们把强大的头脑发挥在正确的方向上,传承我们的智慧,来与这个世界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教导,鼓励,指引为他人服务,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