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姆特《吻》中的象征图案
象征主义正式产生于普法战争之后(19世纪),发端于法国,是当时欧洲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生活和官方沙龙文化不满的反映。[1]
《吻》是西方象征主义的典型代表,其中也反应出了鲜明的拜占庭艺术和东方绘画艺术的特色,其中许多图像的象征和寓意值得挖掘一番。
根据国外学者研究,克利姆特创作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作品中的象征图案有许多都取材于当时新挖掘展出的古埃及文物上的图案和其背后所反映的神话故事,这主要有关庆祝重生和春天的回归,也可说是标志着维也纳分离派的复兴[2]。在古埃及神话中,伊西丝(Isis)和欧西里斯(Osiris)分别是生育之神和冥王,丰饶之神,他们生下了太阳神荷鲁斯(Horous)。荷鲁斯的左眼象征太阳,能够分辨善恶,捍卫幸福,因此古埃及人崇拜荷鲁斯之眼。克利姆特画中图案的象征意义则与以上三位主神有关。他参考的古埃及神话来源于普鲁塔克的Moralia(译作道德论丛或章故清谈录)。
首先在《吻》中,男子身上的马赛克图案是画家通过结合自然的有机形式和阳具再生的垂直矩形符号,克利姆特再现了古埃及崇拜欧西里斯的象征——节德柱,作为
古埃及的象征符号代表了稳定与春天的起始以及繁衍的开始,用于祈求丰收。同时节德柱也象征法老的统治权利[3]。画中女子身后的圆圈状图案在克利姆特
的另一幅作品《满足》(fulfillment)中也曾出现。圆圈状图案中心的红点或白点和《满足》中男子身上的圆圈中心类似, 我们或许可以把前者理解为是后者的变形延伸。克利姆特根据古埃及神话为欧西里斯设计了一个象征他的符号,他结合两个新月形的图像画在圆圈中心,这就是是象征欧西里斯(Osiris)的猫眼符号[4]。
最后《吻》作为克利姆特的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其内涵并无定式,本文仅仅是对此画的其中一个推断。
参考文献:
1.M.E.Warlick:Mythic Rebirth in Gustav Klimt’s Stoclet Frieze:New considerations of Its Egyptianizing Form and Content source:The Art Bullen, Mar,1992,Vol.74,No.1(Mar., 1992),pp.115-135 Published by:CAA
2.韩雪莉《论克利姆特的绘画艺术》2007年
[1] 韩雪莉《论克利姆特的绘画艺术》2007年
[2] M.E.Warlick:Mythic Rebirth in Gustav Klimt’s Stoclet Frieze:New considerations of Its Egyptianizing Form and Content source:The Art Bullen, Mar,1992,Vol.74,No.1(Mar., 1992) P
[3] 同上 P
[4] 同上P130